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丁澎所作的《过长洲吴瑶如郡守招饮漫赋》。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各自前往不同方向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首句“悲歌燕市意何穷”,以悲歌起兴,点明了离别时的哀伤情绪,燕市则暗示了离别的地点,引出下文的分别场景。接着“汝向南行我向东”两句,直接描述了两人分别后各自前行的方向,简洁明了地展现了离别的现实。
“十九年归苏属国,二千石重汉吴公”两句,运用典故,通过历史人物的归乡和官职的描述,既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隐含了对友人未来归家的期待与祝福。同时,“十九年”与“二千石”形成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漫长与地位的尊崇,体现了对友人经历的敬佩。
“他时苦忆淞江鲙,此夜愁闻塞北鸿”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淞江鲙指的是淞江的美味鱼肴,此处借指友人家乡的美食,表达了对友人家乡的怀念;而“塞北鸿”则象征着远方的友人,通过听到鸿雁的叫声,引发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最后,“休傍姑苏问麋鹿,荒台空锁白杨风”两句,以姑苏(苏州)的麋鹿和荒废的台阁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荒凉、寂寞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感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白杨风的描写,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