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蜡梅

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

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冷淡琐窗烟雾,来清供、莞尔怡颜。

狂蜂蝶,还须敛衽,何得傍高闲。西山。

招隐处,寒云缭绕,流水回环。

念风前绰约,雪后清孱。

别是仙韵道标,应羞对、舞袖弓弯。

怀真赏,今宵归梦,一饷许跻攀。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删]韵

翻译

莺鸟羽毛被色彩染黄,树枝上鹤影孤单,玉奴如蝉蜕变在花丛中。
她不再施粉黛,慵懒的姿态斜倚发鬟。
冷清的窗户映着烟雾,清新的景象带来微笑,使人心情愉快。
蜜蜂蝴蝶需收敛翅膀,怎能靠近这宁静的高雅之地。
西山深处,隐藏的居所,寒云缭绕,流水潺潺环绕。
想起那风中轻盈的身影,雪后清冷的气质。
她的仙气和道骨,定会让人羞于与舞动的袖子相比。
怀念真挚的欣赏,今晚的梦境中,希望能短暂地攀登到那仙境。

注释

莺黄:形容莺鸟羽毛的颜色。
鹤瘦:形容鹤的孤独姿态。
玉奴:女子名字,此处代指美女。
铅华:古代妇女的化妆品。
慵态:懒散的姿态。
琐窗:雕花的小窗。
莞尔:微笑的样子。
敛衽:收束衣襟,表示恭敬。
西山:泛指远处的山。
招隐:招引隐士。
绰约:形容女子体态轻盈。
清孱:形容雪后的清新之气。
仙韵:超凡脱俗的韵味。
舞袖弓弯:形容舞者舞动的袖子。

鉴赏

这首《满庭芳·蜡梅》是宋代词人虞俦的作品,通过对蜡梅花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韵味和意境。词中以“色染莺黄”起笔,形象地描绘了蜡梅花瓣的颜色鲜艳如黄莺羽毛,而“枝横鹤瘦”则写出蜡梅枝条挺拔如白鹤的姿态。"玉奴蝉蜕花间"一句,将蜡梅比作脱壳的蝉,暗示其纯洁与新生。

接下来,“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运用了女性化的意象,形容蜡梅的素雅和娴静,仿佛不施粉黛,慵懒地斜倚在枝头。烟雾缭绕的琐窗背景下,蜡梅的清新气息让人感到愉悦。“狂蜂蝶,还须敛衽”一句,写出了蜜蜂蝴蝶被蜡梅吸引,但又不敢随意靠近的场景,突显了蜡梅的高洁。

上片通过蜡梅的外在形象和环境烘托,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下片转向对蜡梅生长环境的描绘,"西山.招隐处"暗示了蜡梅生长在隐逸之地,寒云流水环绕,更增添了其清幽的氛围。词人赞美蜡梅的风姿绰约,如同仙子一般,连舞袖弓弯都显得逊色。

最后,“怀真赏,今宵归梦,一饷许跻攀”表达了词人对蜡梅的深深喜爱,希望能借梦境一窥其仙韵,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虞俦对蜡梅的独特感悟和赞赏。

收录诗词(868)

虞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神子/江城子

相逢只怕有分离。许多时。暗为期。

常是眉来眼去、惹猜疑。

何似总休拈弄上,轻咳嗽、有人知。

终须买个小船儿。任风吹。尽东西。

假使天涯海角、也相随。

纵被江神收领了,离不得、我和伊。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忆梅

不见疏花久,悽然恨满襟。

相逢当岁晚,一别又春深。

冷落山中约,凄凉月下心。

期君须待雪,把酒候前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宝唐帖

□□□□未满看,虚庭小饮胜凭阑。

浮云尽捲堂堂见,清影将圆处处欢。

一点神光千里在,三秋佳景四并难。

人生几度逢今夕,更觉閒中天地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释奠诗

正学昭昭责力行,湖湘一派到于今。

好翻愚岛词锋手,密察濂溪理窟心。

二水秋清严奠礼,九疑云近想韶音。

咏归也觉西风好,须信诗□在泮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