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咏睡鞋

试缃钩。正薰笼初暖,百和惹氤氲。

同梦相偎,合欢不解,天然无迹无尘。

巧占尽、春宵乐事,间伊家、何处最撩人。

销帐低垂,兰灯斜照,兜上些跟。

好是轻盈娇小,只一弯香浸,半捻红分。

新月勾云,纤荷舒夜,阿谁消受清芬。

莫便道、魂消此际,向玉楼、合处更销魂。

底事东阳憔悴,化却腰身。

形式: 词牌: 一萼红

鉴赏

这首《一萼红·咏睡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睡鞋的形态与韵味,充满了婉约之美。开篇“试缃钩”,以“缃”字点出鞋的色泽,以“钩”字形象地描绘出鞋的形状,简洁而生动。接着,“薰笼初暖,百和惹氤氲”两句,通过环境的渲染,营造了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仿佛能闻到各种香料的香气,烘托出睡鞋的诱人之处。

“同梦相偎,合欢不解,天然无迹无尘”四句,运用拟人手法,将睡鞋赋予了情感,仿佛它能与人共梦,带来合欢之感,展现出其自然、纯净的特点。接下来,“巧占尽、春宵乐事,间伊家、何处最撩人”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睡鞋在春夜中的独特魅力,让人不禁心生向往。

“销帐低垂,兰灯斜照,兜上些跟”描绘了睡鞋在特定环境下的美丽景象,灯光与睡鞋相互映衬,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最后,“好是轻盈娇小,只一弯香浸,半捻红分”几句,再次赞美了睡鞋的轻盈与小巧,以及其散发的迷人香气,仿佛能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柔情。

整首词通过对睡鞋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更蕴含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深深喜爱与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细节的关注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收录诗词(237)

彭孙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 字:骏孙
  • 号:羡门
  • 籍贯:又号金粟山
  • 生卒年:yù)(1631—1700

相关古诗词

一寸金.莲花

水面新妆,小著红绡弄烟雾。

似艳分霞晕,倚栏微笑,娇含檀粉,向人低语。

独立愁无侣。觅旧日、张郎何处。

乍临风、一种轻盈,玉奴初学凌波步。

此夜瑶台,月明香细,翠袖沾清露。

问玲珑秋藕,几时丝尽,鲜妍莲子,为谁心苦。

正隔江欲采,盼佳期、美人迟暮。

诉相思、有恨无情,梦断西洲路。

形式: 词牌: 一寸金

女冠子.咏美人坐禅

香寮静也,片缕沉檀烟透。

五云幢下,五丝褥上,小结跏趺,玉弓清瘦。

见展春衫袖。袖底分明红露,鞋尖一绺。

颤巍巍缃钩双叠,几幅湘波压皱。

似承密印灵山后。问天然姝丽,可是人间有。

妙容谁偶,恰意蕊心灯,孤明时候。巾瓶净无垢。

正好衣纹不动,花阴当昼。

倩罔明弹指,声中唤取,那人知否。

形式: 词牌: 女冠子

丹凤吟.南窗睡觉,月色满床

可是行云有意,故把纤阿,一轮推落。

飞入南窗,次第穿帘度幕。

霓裳弄影,金波堪挹,绡帐生寒,冰壶初濯。

遍处笙竽俱静,香雾空濛,冷浸半床弦索。

正值梦回酒醒,旅中单枕眠乍觉。

便欲乘风去,向琼楼玉宇,细听仙乐。

嫦娥应是,笑人长恁寂寞。

十年前事,心儿上、忆分明如昨。

此时此夜,怎许人睡着。

形式: 词牌: 丹凤吟

沁园春.酒后作歌与擎庵(其一)

何必规摹,五柳之高,孤竹之清,念久与周旋,我宁作我,任教礼法,卿自从卿。

俊乘陪游,辛杯侍宴,仆病须知非所能。

问何者,是鱼文骥子,纶组彫缨。狂来白眼休惊。

算若个、堪当一瞬青。

但紫篝玉炷,香消仙蠹,朱绳金错,笔扫谗蝇。

清酒三杯,黄粱半枕,不换他年身后名。

谁惊觉,有坠梧片叶,索赋秋声。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