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露夕》由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月夜的静谧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迭与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
首句“孔雀西飞月满楼”,以孔雀西飞的意象开篇,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转换,月满楼则营造出一种明亮而清冷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下来,“露丛烟草是今秋”一句,通过露水和草丛的细节描写,具体化了秋天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界的循环。
“严城清角呜呜咽,独夜幺弦瑟瑟愁”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城门紧闭,清角声声,夜晚的寂静中,似乎蕴含着一丝悲凉与孤独。幺弦瑟瑟,可能是指乐器发出的低沉哀婉之音,与前文的“呜咽”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深沉的意境。
“不信端居劳梦想,未应暂动又还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在静默的夜晚,即使尝试忘记或逃避,内心的思绪仍然难以平静,仿佛梦境与现实交织,让人无法摆脱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银河浅浅流云媚,猛省星期过女牛”两句,以银河和云彩作为背景,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更广阔的宇宙空间,暗示着时间的永恒与人类存在的渺小。猛省之后,诗人意识到时间如流水般匆匆过去,不禁感叹于生命短暂与宇宙的浩瀚。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