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其三)

鬓底青春留不住。功名薄似风前絮。

何似瓮头春没数。都占取。只消一纸长门赋。

寒日半窗桑柘暮。倚阑目送繁云去。

却欲载书寻旧路。烟深处。杏花菖叶耕春雨。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毛滂的《渔家傲(其三)》。诗中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和功名难以留存的感慨。

“鬓底青春留不住”一句直接点明主题,青春如同鬓发下的花朵,不可阻挡地流逝。紧接着,“功名薄似风前絮”则用轻薄如絮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功名难以留存。

“何似瓮头春没数”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春天来去匆匆,如同瓮中之水,不可计数。接着,“都占取。只消一纸长门赋”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只愿用一纸文书(长门赋)来占据那份记忆。

“寒日半窗桑柘暮”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了室内的桑树和柘枝上,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随后,“倚阑目送繁云去”则展现了诗人在栏杆旁边眺望远方,目送着流动的云朵,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胸怀。

“却欲载书寻旧路”表明诗人仍然怀念往日,想要带着书籍回到记忆中的老路上去。最后,“烟深处。杏花菖叶耕春雨”则是对远方景色的一种描绘,杏花和菖蒲叶在春雨中生长,在烟雾缭绕之中显得格外迷人。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幽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青春、功名和往昔美好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渔家傲(其二)

恰则小庵贪睡著。不知风撼梅花落。

一点儿春吹去却。香约略。黄蜂犹抱红酥萼。

绕遍寒枝添索寞。却穿竹径随孤鹤。

守定微官真个错。从今莫。从今莫负云山约。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渔家傲.戊寅冬,以病告卧潜玉,时时策杖寒秀亭下,作渔家傲三首(其一)

年少莫寻潜玉老。无才无艺烦君笑。

暖过茅檐霜日晓。休起早。竹间尽日无人到。

别径小峰孤碧峭。曲沟浅浸寒清绕。

此老相看情不少。浑忘了。浑教忘了长安道。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菩萨蛮(其一)次韵秀倅送别

玉卮细酌流霞湿。金钗翠袖勤留客。行色小梅残。

官桥杨柳寒。赐环宣室夜。看落金莲灺。

人记海听康。流风秀水旁。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八)赠舞姬

当时学舞钧天部。惊鸿吹下江湖去。家住百花桥。

何郎偏与娇。杏梁尘拂面。牙板闻莺燕。

劝客玉梨花。月侵钗燕斜。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