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封半山而雾大起叹而有作

忆昨雨霁投招提,五峰幻出如新沐。

僧言一月无此奇,正直由公感通速。

倾曦已没暝霭生,伫立危亭看不足。

遂扶晨策陵岖嵚,要识祝融真面目。

轻阴阁雨日将升,浅雾喷云生半腹。

晦明变化在俄顷,山鬼无端太翻覆。

东西南北杳不知,天柱诸峰固难瞩。

因思世事无不然,氛垢时多少清淑。

良辰一遇信可欣,浊世相遭匪予辱。

湘累为此赋远游,要待棋终看结局。

嗟我宁能待汝清,原隰征夫驾方趣。

安得韩公剑倚天,决断浮云取新旭。

形式: 古风

翻译

回忆昨天雨后拜访招提寺,五座山峰仿佛刚洗过澡般清新。
僧人说一个月难得见到这样的奇景,正直的心灵感应如此迅速。
夕阳已经消失,暮色开始笼罩,我在高亭上久久站立,仍看不够。
于是清晨持杖攀登崎岖山路,只为一睹祝融山的真实面貌。
阴云散去,阳光即将升起,薄雾从云层中涌出,半山腰若隐若现。
光明与昏暗瞬息万变,山中的精灵无常翻腾。
东西南北都难以辨认,天柱峰等群山更是难以一瞥。
由此想到世间事无常,污浊与清白交替出现。
美好的时光一旦相遇就值得欣喜,身处浊世并非我的耻辱。
湘妃因此写下远游之作,等待棋局结束才见分晓。
唉,我怎能只等你澄清,田野间的行人正赶路忙碌。
如何能得到韩公那样的利剑,斩断乌云迎接新的朝阳。

注释

雨霁:雨后放晴。
招提:佛教寺庙。
幻出:显现。
新沐:刚洗过澡的样子。
倾曦:落日余晖。
暝霭:暮色。
危亭:高亭。
祝融:古代火神,此处指山名。
阁雨:停止下雨。
晦明:昏暗和明亮。
湘累:湘妃,传说中的湘水女神。
棋终:棋局结束。
韩公剑:比喻锐利的决策力。

鉴赏

彭龟年的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封半山时遭遇大雾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首句"忆昨雨霁投招提"回忆了前一天雨后初晴的清新,紧接着"五峰幻出如新沐"形象地写出山峰在阳光照耀下的洁净与生动。僧人的惊叹则暗示了眼前的罕见美景。

"倾曦已没暝霭生"描述了太阳西沉,暮色渐浓,诗人站在高亭上,对眼前的景色流连忘返,"伫立危亭看不足"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迷恋。随后,他决心继续登山,"遂扶晨策陵岖嵚",想要亲自探索祝融峰的真容。

雾气渐起,"轻阴阁雨日将升,浅雾喷云生半腹",展现了晦明变化的奇妙瞬间,"山鬼无端太翻覆"则寓言般地表达了世事的无常。诗人感叹"东西南北杳不知,天柱诸峰固难瞩",暗示人生迷茫和未知。

最后,诗人借屈原的典故,表达自己虽身处浊世,但仍期待拨云见日,"湘累为此赋远游,要待棋终看结局",并自嘲无法像韩公那样凭借剑气斩断迷雾,期待新的一天到来。整首诗以景寓情,既有山水之趣,又富含哲理,体现了宋代士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14)

彭龟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慈顺堂

我官广文馆,门巷正萧索。

王孙幸过我,开口有请托。

索诗慈顺堂,一再不可却。

人心有太平,此岂易描摸。

夭夭吹棘心,韡韡灿棣萼。

君方大欢足,天地费酬酢。

而我独零丁,诗复那可作。

因君索诗苦,谩荐尝试药。

中庸十五章,此理非外铄。

反身若不诚,为善终未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题王仲显梅谷

楼前梅十围,负背花千树。

种花识花性,培养随好恶。

花无十日好,不惮千日虑。

那知花已娇,疲惫风能蛊。

争如岁寒操,盘结不择土。

时当气栗烈,天地闭其户。

蓬蓬起南海,呼吸万窍怒。

向来桃李辈,缩气不敢吐。

惟有冰玉姿,秀发略不沮。

静观万物理,参差乃如许。

不见千金子,宴坐危堂庑。

一朝遇变故,仓猝失所措。

不见陋巷士,脱齿甘捽茹。

翛然天地间,了不识忧惧。

达人善观物,在我乃不喻。

须上最高楼,方能了真趣。

形式: 古风

邀凉亭五首(其五)

簿书本不俗,安能碍凉飔。

少陵冰壑心,却恨与事违。

形式: 古风

邀凉亭五首(其四)

未必柳柳州,有此一饷凉。

心清境自静,内躁物亦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