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溪晓发

风送牙樯复溯流,此身漂泊一虚舟。

虽无诸葛平蛮策,且作宗生破浪游。

死去不妨蝇作客,生还何必爵封侯。

年来怒发冲如戟,愤处犹堪刺虏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榕溪晓发》由明代诗人张家玉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漂泊与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首联“风送牙樯复溯流,此身漂泊一虚舟”,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波涛中航行的情景,风力推动着船只前行,又不得不逆流而上,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和不断探索。诗人自比为“一虚舟”,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在世间如同浮萍一般,随波逐流,没有固定的归宿。

颔联“虽无诸葛平蛮策,且作宗生破浪游”,借用了诸葛亮和宗生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虽然没有实现宏图大业的策略,却依然选择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里既有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也蕴含着诗人不甘平凡、勇于挑战的精神。

颈联“死去不妨蝇作客,生还何必爵封侯”,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死和功名的超然态度。他认为即使死后,也不必追求蝇头小利的陪伴;活着时,也不必过分追求高官厚禄的荣耀。这种豁达的人生观,体现了诗人对物质和权力的淡泊,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内心的平静。

尾联“年来怒发冲如戟,愤处犹堪刺虏头”,表达了诗人年岁渐长,心中积聚的愤怒如同锋利的戟,即便是在愤怒之时,也能像勇士一样,直面困难和挑战,甚至敢于对抗强敌。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勇气和决心,也暗示了他对社会不公和外在压迫的强烈不满。

整体而言,《榕溪晓发》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不拔和超脱世俗的智慧,是一首充满哲思和力量的佳作。

收录诗词(184)

张家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昔燕畿之变

首逆何人卖国先,遂令滋祸竟绵延。

内廷已失金吾守,外地宁誇铁瓮坚。

万井桑麻铺战垒,千家城郭静炊烟。

谁怜去国孤臣远,禾黍兴悲几涕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宿田家早起

咿喔鸡声促曙光,劳劳人起戒行装。

乱离几厌兵戎苦,迢递徒悲道路长。

半榻云窝犹未暖,一宵萍水又他乡。

何时得似王摩诘,睡听啼莺懒下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哭杨邦达

昨夜西风折义旗,今朝邦达竟何之。

丰标无复张文远,酣战谁方许虎痴。

忠魄想应随烈帝,英魂犹自绕王师。

睢阳誓志终为厉,愿壮山河殄裔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宵月夜

刁斗烽烟处处惊,长途来往尽游兵。

那堪冷月寒砧夜,又听西风北雁鸣。

京国几年金阙梦,乡关何处白云情。

愤来按剑辕门坐,愁对旄头斗外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