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张节妇(其二)》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通过描绘边地的自然景象和历史事件,巧妙地融入了对张节妇这一女性形象的赞美与颂扬。
首句“风惊边地草”,以风起草动的景象开篇,营造出边塞特有的荒凉与动荡之感。接着,“白兔失其雄”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白兔失去雄性的状态比喻为张节妇在逆境中的坚韧与孤独,形象生动。
“血染呼韩箭,魂飞汉帝宫。”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主题,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赞颂张节妇如同古代英雄般英勇无畏,她的精神如同箭矢一般穿透敌阵,又如魂魄般飞向汉帝的宫殿,象征着她高尚的品质与不屈的精神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不随青冢月,去照黑山戎。”这里以青冢月和黑山戎为背景,表达了张节妇虽不在世,但其精神如同明月般照亮了边疆,守护着这片土地,即使身不在,其影响依然深远。
最后,“妾自怀贞洁,长将兰桂同。”诗人直接赞美张节妇坚守贞洁,如同兰花与桂花一样高洁,表达了对她高尚品德的崇敬之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不仅展现了边塞的壮丽景色,更深刻地刻画了张节妇这一女性形象的坚韧、勇敢与高尚,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