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张伯淳的《送陈仲孚赴天台教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赴任的场景。首句“除书出紫微,百里较增辉”以“除书”点明友人即将赴任的消息,而“紫微”则象征着朝廷的权威与荣耀,暗示了友人的职位之高。接着,“百里较增辉”则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友人赴任对所到之地的影响力,增强了地方的光彩。
“又趣横经去,应如衣锦归。”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即将踏上旅程的情景,既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开始新职务的期待,也暗含了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许。这里的“横经”指古代读书人手执经书,象征着学习和教育,而“衣锦归”则是古代士大夫荣归故里的典故,这里用来形容友人赴任后将给当地带来新的变化和影响。
“乡枌迷驿柳,泮藻胜山薇。”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送别的氛围。乡枌(即柳树)与驿柳(驿站旁的柳树)交织在一起,象征着离别与送行的情感;泮藻(学宫前的池塘中生长的藻类)与山薇(山中的野花)相映成趣,寓意着友人虽远离故乡,但知识与文化的种子将在新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如同泮藻般繁盛。
最后,“问讯诸亲友,秋高雁字稀。”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在远方的亲友们的关心。秋天的天空中,大雁南飞,雁字稀疏,象征着友人即将踏上遥远的旅程,而诗人则在心中默默为他们祈祷,希望他们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赴任过程中的细节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象的巧妙运用,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蕴含了对教育事业的尊重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