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六十一)夏日石楼夕望

登楼聊复当登台,小户疏帘面面开。

绕槛溪声千涧落,垂天雨色万峰来。

时艰驿路多豺虎,民力秋原半草莱。

醉倚石阑成永啸,高城愁听角声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在石楼上远眺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对时局的忧虑。

首联“登楼聊复当登台,小户疏帘面面开”,诗人以登楼为引子,表达了暂时忘却尘世烦恼,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小户疏帘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疏离的氛围,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

颔联“绕槛溪声千涧落,垂天雨色万峰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壮丽的山川景色。溪水潺潺,仿佛千条溪流汇聚,雨色如织,万座山峰在雨中若隐若现。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壮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感慨。

颈联“时艰驿路多豺虎,民力秋原半草莱”,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艰难与动荡。驿路上充满危险,比喻国家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田野荒芜,象征民生凋敝。这一联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同情。

尾联“醉倚石阑成永啸,高城愁听角声哀”,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的无奈与悲愤。在醉意中倚靠石栏,长啸以抒发心中的不平,同时在高城之上听到哀怨的号角声,更增添了悲凉的气氛。这一联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现实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以及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六十二)登楼

重门无客少时开,独上高楼坐不回。

落日霞光还潋滟,隔城山势自崔嵬。

时名正可抛诗卷,世事惟应付酒杯。

怅望冥鸿方有念,群飞燕雀莫相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六十三)四月八日约高年诸丈东园开会

首夏张筵聚草堂,耆英高会踵遗芳。

游仙未觉丹霞远,浴佛初经慧日长。

新竹娟娟看欲翠,残花冉冉折犹香。

城中酒伴俱华发,莫放青尊佐老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六十四)寄董太初令君

平生词海渴人龙,下邑欣传借鲁恭。

祗畏攀辕期更早,不知倾盖事难逢。

三年夏省还真拜,百里春城但素封。

卫水齐山非谓远,论交何日得从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六十五)董司马寄示春怀八首附此奉答

山斋谁寄四愁篇,儒术家声自广川。

健笔凭陵宁玩世,长吟激烈为忧天。

少陵苦思应同调,北地雄词可并传。

此日君王歌云汉,试调繁露佐祈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