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四犯.夜来盛开,归期无准。七夕秋近,作此寄家人

瘦蕊禯花,更不管人愁,香满凉夜。

欲睡还休,长记玉窗镫下。

冰簟梦醒惺惺,误茉莉、暗兜罗帕。

想带烟、幂露无语,开遍闹庭闲榭。

一年容易秋还夏。望银河、月斜星亚。

玉真自许禁离别,妆晚饶娇姹。

听到络纬一声,重绕向、翠藤双架。

那夜西风里,罗裙拽处,散香和麝。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花香满溢的画面,以瘦蕊禯花为引,表达了词人的离愁别绪。"香满凉夜"四字,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馥郁的氛围,暗示了词人心中的孤寂与期待。"玉窗镫下"则勾勒出闺中女子在灯下独坐的情景,暗示着思念之情。

"冰簟梦醒惺惺,误茉莉、暗兜罗帕"通过梦境和细节描写,展现出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花香的误认,寓言了对家人的期盼与失落。"想带烟、幂露无语,开遍闹庭闲榭"进一步描绘了花朵的繁盛,也象征着词人对团聚的渴望。

"一年容易秋还夏"感慨时光易逝,"望银河、月斜星亚"则借景抒情,寄托对远方亲人的遥望。"玉真自许禁离别,妆晚饶娇姹"写出了女子自我安慰,但又无法抑制的娇媚与哀愁。

"听到络纬一声",以纺织娘的叫声唤起更深的思乡之情,"翠藤双架"再次强调了分离的场景。最后,"那夜西风里,罗裙拽处,散香和麝"描绘了秋风中衣香飘逸的动人画面,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未来团聚的憧憬。

整体来看,王闿运的这首《玲珑四犯》以花为媒介,细腻地表达了词人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季节更替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112)

王闿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又字壬父,世称湘绮先生。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 字:壬秋
  • 号:湘绮
  • 籍贯:咸丰二年(1852)举
  • 生卒年:kǎi)运(1833—1916

相关古诗词

长亭怨.纸煤

正妆罢、搓胭掐粉。早又拈起,麝煤纤笢。

巧削葱根,细吹兰气,口脂晕。

酒边茶后,频敲处、微红印。

看似碧蕉心,不许展、春风半寸。香烬。

怎知香歇罢,刚被冷茸留衬。

殷勤记取,喜罗袖、暗笼低抆。

问那日、细写相思,待烧了、成灰教认。

莫去点孤镫,长是照人离恨。

形式:

倦寻芳.湖曲待风,寄半山

小舟困懒,曲溆弯环,细雨风剪。

春去宵寒,漫道柳绵烟暖。

前浦燕来看似熟,暮云鸠语如相唤。

但朝朝、被新潮赚去,随风吹转。

料别后、红窗暗坐,计日量程,早过巫巘。

肯梦相寻,梦定比人行远。

自是无心随去棹,争知有恨销年箭。

怕匆匆,作桃源,迷仙刘阮。

形式:

宴清都.和卢浦江

春梦无拘管。人去后,粉墙花影撩乱。

分明月在,阑干倚处,佩香犹暖。荼蘼似肯相伴。

奈夏雨、池台绿换。

只刺藤、曾罥罗裙,横斜占了西苑。

窗前帕印脂冰,床偎簟汗,娇笑如见。

重帘暂护,芳尘莫扫,一方空院。良缘若道真断。

怎犹得、欢情在眼。耐思量、惟有闲愁,依依傍晚。

形式:

长亭怨.沙市晴望

正云外、层阴乍霁,又引天际,送春余恨。

半老江湖,怨晴愁雨,没期准。

沙头风色,从来是,催离信。

五渚任兴亡,忘不了,蔫花啼粉。

春晚,但看流水去,谁管佳人远近。

征帆似笋,指吴蜀浪高涛愤。

恁渺渺、万里烟波,楚宫外、柳绵吹尽。

便跨海楼船,不抵鸱夷俘稳。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