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寻芳.湖曲待风,寄半山

小舟困懒,曲溆弯环,细雨风剪。

春去宵寒,漫道柳绵烟暖。

前浦燕来看似熟,暮云鸠语如相唤。

但朝朝、被新潮赚去,随风吹转。

料别后、红窗暗坐,计日量程,早过巫巘。

肯梦相寻,梦定比人行远。

自是无心随去棹,争知有恨销年箭。

怕匆匆,作桃源,迷仙刘阮。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湖边小舟上的闲适与寂寥画面。"小舟困懒,曲溆弯环,细雨风剪",写出了诗人乘船在蜿蜒曲折的水道中,被微风细雨所困扰,流露出一种慵懒而惬意的心情。"春去宵寒,漫道柳绵烟暖",暗示了春天已逝,夜晚微凉,尽管柳絮纷飞,却未能带来多少温暖。

"前浦燕来看似熟,暮云鸠语如相唤",通过燕子的归来和鸠鸟的鸣叫,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仿佛它们在呼唤诗人。然而,诗人却被潮水推动,随风漂泊不定,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迷茫。

"料别后、红窗暗坐,计日量程,早过巫巘",想象着离别后的她,独自坐在窗前,计算着归期,暗示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肯梦相寻,梦定比人行远",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梦中寻找彼此,但梦境中的距离可能比现实更遥远。

"自是无心随去棹,争知有恨销年箭",诗人感叹自己无意随波逐流,却无法阻止时光流逝,心中的遗憾如同射出的箭矢,无法收回。最后,他担心自己会迷失在类似桃花源般的环境中,如同刘阮二仙误入仙境,不知所终。

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收录诗词(112)

王闿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又字壬父,世称湘绮先生。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 字:壬秋
  • 号:湘绮
  • 籍贯:咸丰二年(1852)举
  • 生卒年:kǎi)运(1833—1916

相关古诗词

宴清都.和卢浦江

春梦无拘管。人去后,粉墙花影撩乱。

分明月在,阑干倚处,佩香犹暖。荼蘼似肯相伴。

奈夏雨、池台绿换。

只刺藤、曾罥罗裙,横斜占了西苑。

窗前帕印脂冰,床偎簟汗,娇笑如见。

重帘暂护,芳尘莫扫,一方空院。良缘若道真断。

怎犹得、欢情在眼。耐思量、惟有闲愁,依依傍晚。

形式:

长亭怨.沙市晴望

正云外、层阴乍霁,又引天际,送春余恨。

半老江湖,怨晴愁雨,没期准。

沙头风色,从来是,催离信。

五渚任兴亡,忘不了,蔫花啼粉。

春晚,但看流水去,谁管佳人远近。

征帆似笋,指吴蜀浪高涛愤。

恁渺渺、万里烟波,楚宫外、柳绵吹尽。

便跨海楼船,不抵鸱夷俘稳。

形式:

齐天乐.天津闻蝉,用吴韵

绿槐凉雨高楼静,凄凄嗽声还咽。

楚梦无凭,蜀魂乍返,不记甚时相别。寒吹玉叶。

是早日听伊,弄音清切。

得意初来,一庭花影送残笛。

如今素秋又接,便孤吟到夜,空伴啼蟀。

南国芳华,夕阳弦索,打叠罗衣收歇。西风漫曳。

斗惊起离心、玉壶冰热。细算流光,唤人愁第一。

形式:

辘轳金井.废圃寻春,见樱桃花,感赋

玉窗长别,分今生、不见泪痕弹粉。

春梦潜窥,蓦相逢傍晚,亭亭细问。

背人处,倩妆谁认。朝雨香残,斜门烟亸,耐他思忖。

常时上林芳讯。见玉妃侵晓,撩乱双鬓。

妒杀夭桃,占东风不稳。

如今瘦损,悔前度、挂心提恨。

又欲成阴,一时判与,早莺衔尽。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