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多士数车舥,谁令汝去家。
坐禅腰已折,持剑手新叉。
虽未能空寂,然犹耻攫拿。
江流何处去,凭仗吊怀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嘉陵江时的感慨与思考。首句“多士数车舥,谁令汝去家”以“多士”比喻众多的士人,通过“数车舥”(意为多次迁移)表达了他们离家远行的无奈与辛酸。接着,“坐禅腰已折,持剑手新叉”两句,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形象地展现了士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现实冲突中所承受的身心疲惫。其中,“坐禅腰已折”暗示了内心的挣扎与苦痛,“持剑手新叉”则可能象征着对外部世界的抗争与挑战。
后两句“虽未能空寂,然犹耻攫拿”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即使内心未能达到完全的平静与超脱,但仍然不愿屈服于世俗的争夺与贪欲。“江流何处去,凭仗吊怀沙”则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连,以嘉陵江的流向作为隐喻,表达了对人生方向的迷茫与对历史的深沉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人生以及自我价值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悟。
不详
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人称鲁国先生。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已白穷经首,仍丹许国心。
那能天补绽,更欲海填深。
儿馁嗔郎罢,妻寒望藁砧。
世间南北路,何用尔沾襟。
三伏光阴过,初秋宇宙新。
一杯相马酒,千古竹林人。
山入永嘉屐,蚁浮彭泽巾。
悲歌送落日,为我少停轮。
强仕似幼学,细书仍短檠。
月来吟处白,风及醉时清。
坐久夜微湿,更深秋有声。
不知愁底事,终夕自悲鸣。
一剑纵横敌万夫,少年功业负雄图。
时平不佩将军印,任重来分刺史符。
膝上细弦调雅操,塞前蛮栅长平芜。
自惭子美诗才少,难咏花卿绝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