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泉

泉动涌联珠,泉静湛片玉。

渊源出以时,动静清可掬。

凭栏冰雪寒,敛衽毛发肃。

内以洗我心,外以刮我目。

偶离京尘来,对此歌不足。

咏归五六人,犹疑自沂浴。

形式: 古风

翻译

泉水涌动如串珠,静时清澈如一片美玉。
源泉按时节涌出,动静之间清澈可见。
倚着栏杆感受如冰雪般的寒冷,衣襟紧束,身心皆凛然。
内心借此洗涤,外在借此清醒。
偶然远离京城尘嚣,面对此景,歌声都显得不足。
五六人一同吟咏归乡,仿佛刚从沂水沐浴归来。

注释

泉动:泉水涌动。
涌联珠:泉水像串珠般涌出。
渊源:泉水的源头。
敛衽:整理衣襟,表示恭敬。
京尘:京城的尘嚣。
咏归:吟咏归乡。
沂浴:指沂水洗澡,古代常用来比喻洗涤心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泉图景,其中泉水有时涌动如同串联的珍珠,有时又静止如同散落的玉片。泉水的源头在适当的时候流出,动静之间都显得清澈见底,可以用手掬取。这一切都让人感到凭靠栏杆时,仿佛能感受到冰雪般的寒冷,连衣衫也似乎被湿气所沾染,使得毛发间都透出一股肃穆之意。诗人通过泉水洗涤心灵,清洁视线,将内心的污浊和眼前的尘世隔绝。偶尔离开喧嚣的都市来到这片净土,对着这样的景致,感觉即使是歌咏归来的美好,也不足以表达其中之妙。诗人还提到了“咏归五六人”,可能是在暗示自己与那些会咏叹归隐生活的人有所共鸣,但却仍然怀疑是否能像沂水的鱼儿般自在游弋。这首诗通过对泉水动静变化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精神层面清洁与内心平和的追求。

收录诗词(92)

包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道夫。刑部尚书。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他也是文学批评家

  • 字:宏父
  • 号:宏斋
  • 籍贯: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82-1268

相关古诗词

寿家君克堂先生

良月四之日,景物何多奇。

露洗宇四静,月抹天一涯。

景星助月夜,光入清溪湄。

奎星照江南,人文良在兹。

昔为西长庚,梦与斯人期。

今为南极老,微云淡庞眉。

际此小春日,胜彼芳春时。

桃梅妙生意,微吐三五枝。

野垂黄金穟,人饱白玉粢。

芙容花成城,拔然凌霜姿。

暮开红菡萏,朝发白蜀葵。

菊见正中色,潇然疏竹篱。

不共众芳竞,独与晚岁宜。

时异物孤特,人生复何疑。

我翁在物表,清吟彻骨肌。

不以世间利,容易得涴伊。

今年七十二,浩然元不衰。

孤坐小阁上,台融融熙熙。

布衾纸帐间,莹若冰雪姿。

自从知止后,何思复何为。

但愿主益圣,比肩皆皋夔。

东南盛仁气,不战屈四夷。

丰穰岁相似,赤子无啼饥。

得老太平世,仁寿非吾私。

负暄娱爱日,煮芹甘如饴。

无妄漫微疾,勿药喜自随。

近谈小命者,尝以行年推。

盛言天河水,一气木主治。

后来年尚多,康强被春祺。

儿曹心自喜,何幸如君词。

只今介翁寿,数尚踰期颐。

一百三四十,太古常不离。

拜手稽首愿,永庇儿辈痴。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吴伯成七夕韵

老火不知老,尚欲骄新秋。

金稚力未胜,如儿方唧啾。

稍养浩然气,终当凌斗牛。

巧夕乞巧者,稚儿辈可羞。

老拙眼尚明,却笑群目幽。

造物真大巧,容得智力不。

巧亦不自知,变化神鬼惊。

夏将烘炉铸,至秋成金城。

金城包宇宙,万宝藏难明。

今夕且对月,酌酒与子盟。

仁熟如美种,由我独善耕。

金声而玉振,秋乃集大成。

形式: 古风

和陈七峰七诗韵(其三)

洞然一止水,浪静仍风恬。

心微在精一,动凶由二三。

根深自生色,形神犹饮酣。

一毛犹有伦,声臭无容参。

形式: 古风

和陈七峰七诗韵(其一)

浊世九黄河,太虚一明镜。

混混皆随流,炯炯谁独醒。

崛起孤峰高,尽把众山领。

根基既超然,培植功且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