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刑部王侍郎诗二首(其二)

满朝忠恕更谁知,家有西京小杜书。

扬子清贫安甔石,于公阴德大门闾。

虽嗟平进鶱腾晚,正值中兴选擢初。

遗直至今谈未已,故知人不数曹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王侍郎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深远的影响。首句“满朝忠恕更谁知”,表达了对王侍郎忠诚宽厚品质的敬仰,却也流露出其美德不被广泛知晓的遗憾。接着,“家有西京小杜书”一句,以“小杜”暗指杜甫,暗示王侍郎在文学上的造诣,同时也借以表达对其家庭文化的传承。

“扬子清贫安甔石,于公阴德大门闾”两句,通过对比扬子的清贫生活与于公的阴德,进一步赞扬了王侍郎的节俭与善行,以及这些美德对社会的正面影响。接下来,“虽嗟平进鶱腾晚,正值中兴选擢初”则表达了对王侍郎仕途生涯的感慨,虽然晋升较晚,但恰逢国家中兴之际,得以施展才华。

最后,“遗直至今谈未已,故知人不数曹蜍”两句,强调了王侍郎的正直品格至今仍被人传颂,而将他与其他人物进行比较,突出了他的独特价值和影响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手法,深刻地刻画了王侍郎的形象,展现了其人格魅力和历史地位。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湖南安抚刘龙图挽词二首(其一)

胸次光风霁月明,论文衮衮九河倾。

一辞天上金銮直,再见湘南竹马迎。

梁相合图烟阁上,郑公忽去雪山轻。

眼看过棹呱呱泣,谁谓衡州浪得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湖南安抚刘龙图挽词二首(其二)

前年旌节驻江湄,始向清扬识紫芝。

名系南陬朱鸟影,官兼东观白云司。

初惊楚俗招魂些,已见羊公堕泪碑。

千古风流钟岭峤,湘人应配曲江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张徽猷挽诗二首(其一)

家有平津旧学传,人材嘉祐至和前。

运筹惯倚将军树,画诺频分刺史天。

字得钟王真楷法,心超粲可祖师禅。

零陵宴寝公重到,父老追思静治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张徽猷挽诗二首(其二)

天与精忠伯仲间,功成公独拂衣闲。

专城早应贤侯选,延阁荣联近侍班。

去国久违龙尾道,思乡长梦鹿头关。

谈经尽日抠衣处,学子相逢泪雨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