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春草词》由元末明初诗人王彝所作,描绘了春天草木生长的景象以及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
开篇“春草兮青青,罗生兮满庭”,以“青青”和“罗生”描绘出春草茂盛、布满庭院的景象,渲染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望王孙兮不归,纷百草兮愁人”两句,将情感聚焦于对远方游子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期盼。
“结幽兰兮佩之,采莫采兮江蓠”两句,通过佩戴幽兰和采摘江蓠的动作,进一步深化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东风发兮江渚,晞朝暾兮以雨”描绘了春风拂过江边,晨光映照着雨滴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荪亦乐兮有母,日承颜兮堂下”两句,诗人转而表达对家庭的温馨与满足,通过与母亲相处的日常场景,展现出生活的幸福与安宁。
“把瑶华兮琼英,日方永兮岁未央”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珍惜,同时预示着岁月静好,生活充满希望。
最后,“羌进拜兮羞余觞,春欣欣兮百草生”两句,以宴会结束时的场景收尾,不仅呼应了开头的春草生长,也寓意着在美好的季节里,人们相聚欢庆,共享生活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春草、游子、家庭、自然美景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对家庭生活的满足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