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塔

旧到乌回寺,相迎识短筇。

重来已无迹,今去欲安从。

春晓空啼鸟,岩枯吼夜龙。

诸天围绕处,重听一楼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我曾来到乌回寺,遇见老友持竹杖迎接。
再次来访已无旧迹,这次离去又该何去何从。
清晨春光中只有鸟儿鸣叫,山岩在夜晚显得荒凉,仿佛有龙在吼叫。
在这众神环绕的地方,我期待再次听到寺庙的一楼钟声。

注释

旧:过去的。
乌回寺:一座寺庙的名字。
短筇:短竹杖,通常指僧人出行所持。
重来:再次来访。
无迹:没有留下痕迹,可能指寺庙经过修缮或变化。
今去:现在离开。
春晓:春天的黎明。
空啼鸟:只有鸟儿在叫。
岩枯:岩石显得荒凉。
吼夜龙:形容夜晚山岩的回声像龙吼。
诸天:众神。
一楼钟:寺庙的一楼钟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贵诚所作的《禅师塔》,通过对乌回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旧地重游的感慨和对禅师塔的敬仰。首句"旧到乌回寺"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相迎识短筇"则暗示了禅师塔的存在如同老友般迎接他的到来。接下来的"重来已无迹"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今去欲安从"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未来的迷茫。

诗中通过"春晓空啼鸟,岩枯吼夜龙"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鸟儿在春天的早晨啼叫,而夜晚的山岩似乎有龙在低吼,增添了禅意。最后两句"诸天围绕处,重听一楼钟",以钟声收尾,寓意着禅师塔所在之地神圣庄严,仿佛众神环绕,诗人期待在此地再次聆听那深沉的钟声,寻求心灵的慰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禅师塔的环境和诗人的情感,寓含了对禅宗精神的敬畏与追寻。

收录诗词(1)

陈贵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行人自逐杨花去,不是杨花肯送人。

形式: 押[真]韵

敬赞月林观禅师(其一)

示现人间忍辱仙,单提独弄祖师禅。

生涯一钵无安处,惟有声名万古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敬赞月林观禅师(其三)

与师曾结宿生因,一笑吴门二十春。

再见已忘标月指,无言可赞法王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敬赞月林观禅师(其二)

传得西林夜半衣,解将铁笛逆风吹。

重重话堕全担荷,青出于蓝只自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