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高炳的《天生桥》描绘了一幅险峻而壮丽的山水画面。首句“两崖临绝涧,微径垂一缕”,写出了山势陡峭,小路如丝般悬挂在深渊之上,展现出自然的险峻与幽深。接着,“中间横巨石,足可容百堵”,强调了巨石的存在,暗示了天然桥梁的壮观。
“凿空非人力,枝撑自太古”表达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认为这样的奇观并非人力所能为,而是岁月和自然力量的杰作。接下来,“奔泉喷雪下,轰若雷霆怒”,通过比喻,生动描绘了瀑布从巨石上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仿佛雷霆震怒。
“长天惨白日,六月失炎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峻,即使在炎热的六月,此处也清凉异常。诗人感慨自己以往轻视的波涛,在此地显得微不足道,连三峡的壮美也无法比拟。“中流挥羽扇,啸咏狎飞鸟”,诗人想象自己在此处挥扇吟咏,与飞鸟共舞,表现出超脱世俗的逍遥心境。
然而,当诗人真正置身于此,面对这天然的雄奇,他感到敬畏,“迨兹翻凛然,顿觉毛发竖”。这表明了人之勇怯并非恒定不变,选择面对的环境不同,勇气也会有所不同。最后,诗人借昆阳之战的胜利,赞美了光武帝的智勇,同时以李将军射虎的典故,暗讽其勇武虽强,但不及光武帝的深谋远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天生桥的奇特景观,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人生哲理和历史典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历史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