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眺

何处蒲牢送夕晖,一声催得老僧归。

随身不必游龙恃,薄暮犹多野马飞。

枯树含生仍寂寂,墟烟将散故依依。

风光毕竟江南好,二月春深试袷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刘凤纪在傍晚时分的所见所感。首句“何处蒲牢送夕晖”以蒲牢(古代神话中的海神,常被用来象征钟声)的鸣响,暗示夕阳西下,时光流转。次句“一声催得老僧归”则写出这声钟鸣唤起了老僧对归宿的向往,流露出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

第三句“随身不必游龙恃”暗示诗人并不依赖权势或豪华的生活,而是享受简朴的生活方式。第四句“薄暮犹多野马飞”借“野马”形象,描绘出傍晚时分的动态景色,可能是指疾驰的马匹或思绪纷飞。

第五、六句“枯树含生仍寂寂,墟烟将散故依依”,通过描绘枯树和墟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深深感慨。最后一句“风光毕竟江南好,二月春深试袷衣”,以江南的美好风光收尾,点明季节已是早春二月,诗人穿着夹衣欣赏美景,流露出对江南春天的喜爱和生活的闲适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晚眺时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4)

刘凤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即事

秋风秋雨满重城,难夺清间冷客情。

几剪幽兰诗骨瘦,一瓯香茗酒肠清。

偶留好友商棋阵,爱读奇书论墨兵。

小阁镫檠挑欲灺,满庭风露又三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四月初八日

春色随人类转蓬,峭寒天气尚东风。

梅阴子密遮楼翠,药槛花飞压草红。

催促丁年愁隙影,消磨卯饮费诗功。

怪他雏燕无离思,镇日呢喃小阁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文信国公铁如意歌

呜乎信国公,从容殉大节。

于今五百八十年,遗泽犹留一钩铁。

铁背铭词镌六字,曰圣瑞文天祥制。

诗僧拓墨共流传,我观公物见公志。

公昔生也兆紫云,公及冠也擢状元。

公既相也宋已去,公之死也未五旬。

乌金一握思风度,山河半壁凭分付。

赐字新镌柄上铭,知是登科年后铸。

我闻公性初豪华,唾壶或以和筝琶。

又闻公也自贬抑,军中或佐指挥意。

自从真州夜走空坑败,悲凉柴市铭衣带。

击节高吟《正气歌》,遗器遗文同百代。吁嗟乎!

物之显晦信有时,公之遗爱今在兹。

云孙小印玉带砚,枯桐尾勒青原诗。

乃知物以人重同不朽,足与齐简狐笔良椎武节千秋垂。

晞发参军公知己,琅玕一握恰好相追随。

惜哉象弈图谱四十局,竟随玉㞟埋蒿莱。

尝将臣节论忠义,明季差堪侪宋季。

铁工输与张鳌春,姓名犹得传附骥。

呜呼两公如意从此留人间,艺林歌咏成嘉事。

有宋一代文信国,有明一代赵忠毅。

形式: 古风

劳山白云洞

千松万松何离奇,千石万石何累垂。

松寻石罅逞夭矫,石凌松上争厜㕒。

主峰一石最奇崛,俯首乃受松之欺。

直据其巅盬其脑,苍髯恣肆鳞之而。

左轩一石势崱峛,蛟背如立湘妃危。

右伏一石于菟卧,不甘帖耳形耏耏。

两株鸭脚那肯让,腾空四散青珊枝。

道人何年觊天奥,梯以石栈支以。

阴崖不借鬼斧劈,?穾应是天工施。

门前双峰屹相向,崭如头角真嶷嶷。

沧溟万里泻澒洞,直来脚底如奔驰。

我当重九命山屩,杖藜犹待人扶持。

骨酸趾茧乃得到,冥搜不觉忘辛疲。

西峰亏蔽日易落,结璘早射长空辉。

银鳞倒倦云万叠,谡谡时有西风吹。

为我送云东海去,好教鸡唱看朝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