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文信国公铁如意歌

呜乎信国公,从容殉大节。

于今五百八十年,遗泽犹留一钩铁。

铁背铭词镌六字,曰圣瑞文天祥制。

诗僧拓墨共流传,我观公物见公志。

公昔生也兆紫云,公及冠也擢状元。

公既相也宋已去,公之死也未五旬。

乌金一握思风度,山河半壁凭分付。

赐字新镌柄上铭,知是登科年后铸。

我闻公性初豪华,唾壶或以和筝琶。

又闻公也自贬抑,军中或佐指挥意。

自从真州夜走空坑败,悲凉柴市铭衣带。

击节高吟《正气歌》,遗器遗文同百代。吁嗟乎!

物之显晦信有时,公之遗爱今在兹。

云孙小印玉带砚,枯桐尾勒青原诗。

乃知物以人重同不朽,足与齐简狐笔良椎武节千秋垂。

晞发参军公知己,琅玕一握恰好相追随。

惜哉象弈图谱四十局,竟随玉㞟埋蒿莱。

尝将臣节论忠义,明季差堪侪宋季。

铁工输与张鳌春,姓名犹得传附骥。

呜呼两公如意从此留人间,艺林歌咏成嘉事。

有宋一代文信国,有明一代赵忠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吴重憙所作的《送文信国公铁如意歌》,表达了对南宋名臣文天祥的敬仰与怀念。诗中通过描绘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如早年显贵、抗元失败后的坚贞不屈,以及他的书法艺术和忠诚品格,展现了文信国公的高尚节操。诗中提到的“铁如意”是文天祥遗物,承载了他的精神,诗人借此寄托对文公的敬仰,并感叹物以人重,文公的遗爱永存。同时,诗中还提及了文公的后人和一些与他相关的物品,如“云孙小印玉带砚”、“枯桐尾勒青原诗”,进一步强调了文公的影响力。最后,诗人惋惜文公的围棋图谱未能得到应有的传承,但仍赞扬了文天祥和赵忠毅两位忠臣的事迹,认为他们的精神将在艺术和历史中永垂不朽。整首诗情感深沉,富有敬仰之情,是对历史人物的深情缅怀。

收录诗词(87)

吴重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劳山白云洞

千松万松何离奇,千石万石何累垂。

松寻石罅逞夭矫,石凌松上争厜㕒。

主峰一石最奇崛,俯首乃受松之欺。

直据其巅盬其脑,苍髯恣肆鳞之而。

左轩一石势崱峛,蛟背如立湘妃危。

右伏一石于菟卧,不甘帖耳形耏耏。

两株鸭脚那肯让,腾空四散青珊枝。

道人何年觊天奥,梯以石栈支以。

阴崖不借鬼斧劈,?穾应是天工施。

门前双峰屹相向,崭如头角真嶷嶷。

沧溟万里泻澒洞,直来脚底如奔驰。

我当重九命山屩,杖藜犹待人扶持。

骨酸趾茧乃得到,冥搜不觉忘辛疲。

西峰亏蔽日易落,结璘早射长空辉。

银鳞倒倦云万叠,谡谡时有西风吹。

为我送云东海去,好教鸡唱看朝曦。

形式: 古风

华岩庵

天风海水声刁骚,忽闻细籁吟笙匏。

路转山腰入山腹,万竿凤尾萦翛翛。

凿幽缒险拓此径,幽庵乃结峰巅茅。

寺门那许世人识,箨龙鞭起围周遭。

青霞斜截断厓脚,绿云密补虚岩坳。

槐龙对盘势拿攫,级尽乃叩禅关遥。

地僻尽多花木趣,秋深红紫纷僧寮。

篮舆才歇凉雨至,四山如沸沧溟潮。

我闻二劳胜非一,此山此竹应翘翘。

春雷怒迸蛰地笋,秋风齐扫干云梢。

昔访桃源武陵境,幽谷趣与筼筜饶。

二十年来系心目,旧怀新赏同相撩。

鬓丝禅榻感变易,夜窗怕听声萧萧。

已知食肉素无相,禅有玉版吾将逃。

形式: 古风

钓龙矶

大石逆波波骤惊,惊波扑石石能鸣。

锐石剑锋平石砥,矗石壁立圆石罂。

陂陀石作斜下坂,脊露石如高建瓴。

波来那论容与否,一气激宕无休停。

前波方逆后波退,后波又拥前波行。

高波直越矮波过,立波乃压横波生。

夺罅疾如箭脱筈,散溜纷若檐悬绳。

冲突迅具奔马势,洄涡圆转旋螺形。

银涛密溅飞雨射,赭岸怒走晴雷轰。

初疑九天落欬唾,齐迸十万珠玑莹。

又疑千年不化雪,飓风回舞来沧溟。

铁驽不退组练白,冰花倒喷鱼龙腥。

自我入山即傍海,斜阳万里波涛晴。

去时曾立矶头望,岛屿遥接帆樯轻。

回时才入湖海底,喧豗即异前番听。

此夕正当月之望,圆灵如镜东南明。

再向矶头立缥缈,耳目眩乱身疑倾。

我想子丑开辟会,山脚尚有山尖横。

自从洪水尽归海,澒洞乃与峰峦平。

名山岂甘没波底,头角各欲分峥嵘。

天吴海若不相下,故以搏击成纷争。

金波潋滟那得渡,几回惆怅移鼍更。

仙人空说钓龙去,水底时有龙吟声。

形式: 古风

西汉绥和雁足镫歌

长定宫中黄叶秋,大司马用新都侯。

淳于赂败曲阳去,咸阳王业彫潜谋。

是年孝成祚欲尽,建元七改仪容修。

君王心不化明烛,但照宫馆罗纨愁。

鸿嘉以来隆内宠,阳阿祸水倾炎刘。

是镫绥和改元铸,相掾丞令名雕锼。

不及班姬照辇道,铜沓祇映金涂浮。

慵来装点石华袖,红摇春影椒墙留。

赤凤歌残灿归路,绿熊席暖辉舌篝。

汉宫奢丽那得见,眼界输与残檠优。

史传孝宣精器械,元成以降难追求。

建昭竟宁两雁足,乾嘉老辈争吟讴。

此镫后出幸快睹,生晚不抱昌黎忧。

信都食官建始造,临虞万岁元延镂。

余家高镫亦永始,三朝较量俱无俦。

未随阳朔例颁赐,弃掷得免渐台陬。

尝将古今论兴废,始凝须作冰霜筹。

桓灵先短汉献祚,熙宁早剪徽钦庥。

西京元气蹶此命,哀平薄佑将何尤。

蛙声紫色托官礼,九锡遂欲唐虞侔。

一朝事关九庙重,美新致累扬云羞。

阅历残镫泣风雨,坐对缸粟如悬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