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少卿兄渔隐先生二首(其一)

高卧烟霞一布衣,平生踪迹似君稀。

邑门无事不曾到,乡社有情常醉归。

荷斧斫来林笋嫩,引泉灌得药苗肥。

山中修养年年好,焉得相从便息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雍赠给他的朋友李少卿兄渔隐先生的一首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赞赏和向往。首句“高卧烟霞一布衣”描绘了渔隐先生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宛如仙人般隐居于山水之间。次句“平生踪迹似君稀”进一步强调了李少卿兄的隐逸生活之罕见,他的足迹罕至人世,与世无争。

“邑门无事不曾到,乡社有情常醉归”两句,通过写渔隐先生极少涉足市井,而常常在乡村的聚会中醉酒而归,展现了他淡泊名利,乐享田园生活的惬意。接下来,“荷斧斫来林笋嫩,引泉灌得药苗肥”描绘了他在山林中亲自劳作,种药养性的情景,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山中修养年年好,焉得相从便息机”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居生活的深深羡慕,希望能有机会一同过上无纷扰、心无挂碍的隐居生活。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描绘和对友人的深深敬意。

收录诗词(701)

韩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李少卿兄渔隐先生二首(其二)

松花为食草为衣,养道延年过古稀。

留客必须春色去,登山常伴月明归。

偏怜野水群鸥好,不羡侯门驷马肥。

更喜追陪有难弟,晚年投老最知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同李少卿游龟峰寺次其韵二首(其一)

系却兰舟弋水滨,乱云堆里访山门。

年深古柏多仍在,春后残梅半不存。

燕尾溪流斜断岸,羊肠路绕曲通村。

徘徊更爱群峰好,一洗平生两目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同李少卿游龟峰寺次其韵二首(其二)

洞天深处远江滨,路入烟霞是洞门。

环座好峰千状出,满潭清溜四时存。

曾磨厓石疑元结,欲咏梅花愧后村。

搔首何堪自东望,亲闱久矣旷晨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杨宪副宜之广东

持节南巡久擅名,拜官重去副群情。

五羊城下新恩至,驷马车前故吏迎。

青草瘴消风渐转,黄梅雨歇日初明。

台端见我同寅旧,为道相思远寄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