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德符马上口占

直欲掩关心似水,不知开国面如田。

相逢一枕秋光里,疑是先生亦姓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遇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人姓氏的疑惑,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的思考。

首句“直欲掩关心似水”,运用比喻手法,将内心的波澜比作平静的流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试图在与友人的会面中保持冷静和淡然的心态。这里的“心似水”不仅指心境的平和,也暗示了诗人可能正经历着某种内心的挣扎或矛盾,希望通过与友人的交流来寻求心灵的慰藉。

第二句“不知开国面如田”,则以“开国”为喻,将友人的面容比作广阔的田野,既展现了友人的外貌特征,也隐含了对友人身份或地位的尊敬。同时,“面如田”也暗含了对友人所处时代背景的感慨,或许是在赞美友人如同开国之君般的重要与伟大,或是对友人所代表的时代精神的敬仰。

接下来的“相逢一枕秋光里”,描绘了两人相遇的场景,将时间定格在秋天的一个宁静时刻,营造了一种温馨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这一句通过“一枕”这一细节,不仅强调了相遇的瞬间性,也暗示了时光的短暂与珍贵,仿佛两人之间的交流如同梦境一般美好而稍纵即逝。

最后一句“疑是先生亦姓边”,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于友人的姓氏产生了疑问,这种疑惑可能是出于对友人身份的不确定,或者是对友人名字中“边”字所蕴含的特殊意义的联想。这里的“先生”是对友人的尊称,而“亦姓边”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姓氏的好奇与好奇,同时也可能寓含了对友人独特之处的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遇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友人身份的探索与思考。诗中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时代背景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感受力。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春阴

极目三封日易斜,无因重守故庭花。

春阴又是怜花草,燕子飞来知几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闻莺

樱桃初熟露珠轻,客里光阴晓更清。

犹恐先生只归梦,故携天籁入风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次韵仲弓见答

青衫白马吏天边,胸次长年只辋川。

我愧无才似裴迪,亦缘春步见新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席上呈仲明

诵诗久欲陪苏焕,载酒谁怜访子云。

莫道囊空乏供给,邻家芹菊许人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