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泉石轩

过桥忽与平畴对,石路鳞鳞蹴蛇背。

登堂面势脩竹林,百叠青瑶衬其外。

就中新著小轩奇,湩乳披崖草树滋。

苍牙砑然如虎饮,一泓寒碧湛琉璃。

雪花茗碗浮谈席,欲去泠然生两腋。

留诗聊足记岁年,更写轩题号泉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秘而雅致的自然景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诗人胡寅以“题泉石轩”为题,巧妙地将景物与情感交织在一起。

首先,“过桥忽与平畴对,石路鳞鳞蹴蛇背”,开篇即以生动的场景引入,过桥后与广阔的田野相对,石路上仿佛有鳞片般排列,如同踩在蜿蜒的蛇背上,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接着,“登堂面势脩竹林,百叠青瑶衬其外”,登上厅堂,面对着修长的竹林,四周被翠绿的竹叶映衬,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之中,充满了宁静与和谐。

“就中新著小轩奇,湩乳披崖草树滋”,在这样的环境中,新建的小轩显得尤为独特,它依山傍水,草木茂盛,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苍牙砑然如虎饮,一泓寒碧湛琉璃”,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竹笋比作虎饮,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竹笋的生长状态;同时,一泓清澈的泉水如同碧绿的琉璃,展现出水的纯净与美丽。

“雪花茗碗浮谈席,欲去泠然生两腋”,在这样的环境中,品茗谈天,仿佛连空气都变得清新凉爽,心灵得到了净化。

最后,“留诗聊足记岁年,更写轩题号泉石”,诗人留下这首诗,不仅是为了记录这一年的时光,更是为了纪念这处独特的风景,以及与之相融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636)

胡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致堂先生,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 字:明仲
  •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 生卒年: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相关古诗词

和坚伯梅六题一孤芳二山间三雪中四水边五月下六雨后每题二绝禁犯本题及风花雪月天粉玉香山水字十二绝(其七)

东阁题诗得绪馀,溪头千树绕幽居。

来禽青李曾何算,底事犹传逸少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忆端子三首(其三)

不见佳儿正一年,钟情难遣故依然。

久知朝菌同年寿,终惜童乌早弃捐。

箧里诗书迷白日,堂中珠玉堕黄泉。

汝翁去此知多少,安得忘怀未死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自君之出矣二首(其一)

自君之出矣,龙香消宝衣。

思君共明月,千里奉光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自君之出矣二首(其二)

自君之出矣,妆台生网丝。

思君拂团扇,相与共提携。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