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檄往夷中途次二首(其一)

混沌初开后,风烟各自分。

山中荒境界,世外小乾坤。

居近狐狸穴,人同犬豕群。

自从归圣化,方得染尧仁。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隐逸自处的景象,通过对比山中与世外的环境,以及人与动物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圣化之境的向往和对仁爱的追求。

首句“混沌初开后,风烟各自分”,以“混沌初开”为背景,象征着世界的起源与秩序的建立,随后“风烟各自分”则暗示了自然界的划分与秩序的形成,为后续的描述奠定了基础。

“山中荒境界,世外小乾坤”两句,将山中荒凉的自然环境与世外的独立世界相比较,突出了山中环境的孤寂与世外世界的独特,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氛围。

“居近狐狸穴,人同犬豕群”描绘了山中居民的生活状态,与世外的动物群落相似,暗示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同时也可能暗含着对人类社会某些现象的反思。

“自从归圣化,方得染尧仁”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于圣化之境的向往,即通过回归自然、内心纯净,才能真正体验到仁爱的真谛。这里的“圣化”不仅指自然界的和谐,更深层地指向内心的净化与道德的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与道德修养的重视。

收录诗词(358)

苏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承檄往夷中途次二首(其二)

徼外夷人境,溪流一线通。

山峰银笔架,石壁锦屏风。

雾隐千岩暗,霜凋万木红。

土丁相打话,似笑白头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游君山二首(其一)

浅水停舟楫,轻衣渡石关。

烟光浮晚峒,云影出秋湾。

寺古佛亦古,僧闲犬更闲。

落霞连老树,霜叶斗红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游君山二首(其二)

老眼看山惯,羸躯渡险难。

日低啼鸟倦,霜重野花残。

落叶随风舞,浓烟锁涧寒。

不愁归路晚,天际有飞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金山寺

片石生鳌背,孤汀碍水流。

亭台先见月,风雨早惊秋。

敲板江鼋出,闻钟海鹤收。

停桡添逸兴,真是称心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