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其一)和魏鹤山韵

任渠侬、造物自儿嬉。安能止吾归。

有秋来竹径,春时花坞,夏里荷漪。

何事东涂西抹,空遣鬓毛稀。

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点检人间今古,问谁为赢局,底是输棋。

谩区区成败,蚁阵与蜗围。

便掀天卷地勋业,怕山中、拍手笑希夷。

如何是,一尊相属,万事休知。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翻译

任凭他人嬉戏玩耍,造物主自有安排。怎能阻止我归去的步伐。
秋天竹径铺满落叶,春天花丛盛开,夏日荷花荡漾。
为何四处忙碌,徒然让头发稀疏。
抬头仰望飞翔的大雁,渴望像它们那样展翅高飞。
遍览古今人事,询问谁是赢家,谁又在输局中挣扎。
何必在意微小的得失,如同蚂蚁阵列和蜗牛壳中的争斗。
即使有翻天覆地的功绩,也怕山中隐士嘲笑我的浅薄。
面对这一切,只愿共饮一杯,忘却世间纷扰。

注释

渠侬:他人。
造物:造物主。
归:回归。
竹径:竹林小路。
花坞:花丛。
荷漪:荷叶上的波纹。
东涂西抹:到处忙碌。
鬓毛稀:头发稀疏。
鸿鹄:大雁。
赢局:胜利的一方。
底:到底。
谩:何必,无谓。
蚁阵:比喻微小的竞争。
蜗围:蜗牛壳,比喻狭小的境地。
希夷:隐士,超脱的人。
一尊:一杯酒。
万事:所有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飞扬的生活态度。开篇"任渠侬、造物自儿嬉",渲染出一种自然天成、顺其自然的情怀。接着"安能止吾归"表现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的向往和追求。

中间几句"有秋来竹径,春时花坞,夏里荷漪"描绘了一年四季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享受与赞美。紧接着"何事东涂西抹,空遣鬓毛稀"则透露出一种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诗人并不愿意卷入其中。

下文"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和高远理想的情怀。"点检人间今古,问谁为赢局,底是输棋"则是一种哲学思考,反思世事变化无常,不必过分计较得失。

"谩区区成败,蚁阵与蜗围"进一步强调了对待世事的超然态度。"便掀天卷地勋业,怕山中、拍手笑希夷"则是诗人面对自然和生命的态度,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最后"如何是,一尊相属,万事休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最终态度——无论何事,只需心有所属,便可超然物外,不再纠结于世间的是非成败。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其二)寿吴叔永文昌、季永侍郎

记高冈、两凤揽朝晖,翩翻万里来。

向槐厅深处,松厅紧里,却立徘徊。

一舸风帆烟浪,拟竖锦江桅。

聊为玄晖老,共拂尘埃。

我亦归来岩壑,正不妨散诞,笑口频开。

算人间成败,何用苦惊猜。

便江南、求田问舍,把岁寒、三友一圈栽。

今宵酒,只消鲸吸,不要论杯。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卜算子(其二)

苕霅水能清,更有人如水。秋水横边簇远山,相对盈盈里。

溪上有鸳鸯,艇子频惊起。何似收归碧玉池。长在阑干底。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一)

春事到西湖,处处梅花笑。

抖擞长安车马尘,眼底青山好。

身世两悠悠,岁月闲中老。

极目烟波万顷愁,此意谁知道。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千秋岁

水晶宫里。有客闲游戏。溪漾绿,山横翠。

柳纾阴不断,荷递香能细。

撑小艇,受风多处披襟睡。回首看朝市。

名利人方醉。蜗角上,争荣悴。

大都由命分,枉了劳心计。

归去也,白云一片秋空外。

形式: 词牌: 千秋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