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日涧边寻茯苓,岩扉长掩凤山青。
归来挂衲高林下,自剪芭蕉写佛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僧人的生活景象,充满了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意趣。"日日涧边寻茯苓"表达了主人公对自然的亲近和对药物知识的精通,通过寻找茯苓草这一行为,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充实的生活态度。
"岩扉长掩凤山青"则透露出一丝寂寞与孤独,"岩扉"指的是山中的洞穴或石屋,"长掩"意味着长时间关闭,这里的"凤山青"不仅形容了山的颜色,更有仙境之意。从这里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物外和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赞美。
"归来挂衲高林下"一句,表达了主人公日落时分返回居所的情景,"挂衲"可能是指悬挂衣物或简陋的住所,这里通过"高林下"强调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安详。
最后一句"自剪芭蕉写佛经"则直接体现了诗人对佛学的修养和追求。"自剪"意味着亲手去做,"芭蕉"常被用作书写之用,这里暗示了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反映出主人公内心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上看,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远离尘世、寄情自然并寻找内在宁静与精神寄托的生活境界。
不详
湖上逢君亦不闲,暂将离别到深山。
飘蓬惊鸟那自定,强欲相留云树间。
守岁山房迥绝缘,灯光香灺共萧然。
无人更献椒花颂,有客同参柏子禅。
已悟化城非乐界,不知今夕是何年。
忧心悄悄浑忘寐,坐待扶桑日丽天。
共有春山兴,幽寻此日同。
谈诗访灵彻,入社愧陶公。
竹暗闭房雨,茶香别院风。
谁知尘境外,路与白云通。
山行分曙色,一路见人稀。
野鸟啼还歇,林花堕不飞。
云迷栖鹤寺,水涩钓鱼矶。
回首天将暝,逢僧话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