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席箕风起雁声秋,陇水边沙满目愁。
三会五更欲吹尽,不知凡白几人头。
诗中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席箕风起,雁声阵阵,是秋天的特有景象。"陇水边沙满目愁"则表现了诗人对眼前景色和心中思绪的交织之感,沙子与愁绪相伴,是边塞生活的写照。
"三会五更欲吹尽"一句,通过对时间的描摹,传达出诗人急切的心情。"不知凡白几人头"则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感慨,通过头发是否变白来暗喻时光易逝和生死未卜,这里的"凡白"不仅指头发,也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有限。
整首诗充满了边塞的苍凉感和对生命短暂的深刻体悟。高骈通过这几句话,展现了自己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以及作为边塞将士,对于时间流逝、生死易事的深切感受。
不详
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唐朝后期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能诗,计有功称“雅有奇藻”。他身为武臣,而好文学,被称为“落雕侍御”。《全唐诗》编诗一卷
云水苍茫日欲收,野烟深处鹧鸪愁。
知君万里朝天去,为说征南已五秋。
持竿闲坐思沈吟,钓得江鳞出碧浔。
回首看花花欲尽,可怜寥落送春心。
落花流水认天台,半醉闲吟独自来。
惆怅仙翁何处去,满庭红杏碧桃开。
豺狼坑尽却朝天,战马休嘶瘴岭烟。
归路崄巇今坦荡,一条千里直如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