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诗《湘东苑》是周弼所作,描绘了湘东王在园林中营造的繁华景象。首句“湘东王好开芳甸”点明了主人公的喜好和活动,他热衷于开辟美丽的花园。接下来的诗句“亭台环绕朱栏遍”形象地展现了苑中的亭台楼阁与朱红栏杆,显示出其奢华与精致。
诗人通过“就中应教谁最多,庾信江淹日欢宴”一句,暗示了湘东王在此地频繁宴请宾客,如庾信和江淹这样的文人墨客,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然而,“七十里围高木栅,花柳烧残少颜色”又透露出园子虽然广阔,但经过战火焚烧,景色已不如前,显得有些荒凉。
“取次华林建邺边,奚不移归帝王宅”表达了诗人对昔日皇家园林的怀念,认为湘东苑即使再美,也应当恢复其往日的辉煌,回归为帝王的居所。接下来的诗句“曾经行处蘋芜漫,赖此名存悉歆羡”,则流露出人们对湘东苑历史遗迹的敬仰和向往。
最后两句“安知飞来不是旧时莺,舞去都非昔年燕”以物寓意,感叹人事变迁,暗示园中的一切都已物是人非。而“风擘残桃过短墙,更无人管任斜阳”则描绘了园中凄清的景象,只剩下风吹落的残桃和夕阳下的寂静。
整首诗通过湘东苑的兴衰,寄寓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昔日繁华的怀念,语言优美,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