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其二)

学诗比登仙,金膏换凡骨。

形式: 押[月]韵

鉴赏

此句“学诗比登仙,金膏换凡骨。”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与艺术之美。它将学习诗歌的追求比喻为攀登仙境,象征着通过文学艺术的修养,能够超越平凡,达到精神上的升华。其中,“金膏”一词,既指珍贵的药物,也暗喻着知识与智慧的精华,通过“换凡骨”,意味着通过学习诗歌,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精神状态,提升自我,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崇高敬仰,也表达了通过文学教育实现个人精神成长和超越的深刻愿望。在宋代文人中,这种将文学视为修身养性、提升人格的重要途径的观点颇为普遍,体现了那个时代士大夫阶层对于文化修养的高度重视。

收录诗词(10)

鲍慎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四)

平池九曲在,春水萦埼■。

形式:

下瞰波澜知海阔,仰观霄汉得天多。

形式: 押[歌]韵

黄檗寺

但觉壶中长日月,焉知世上有风波。

龙收雨雹归岩穴,僧伴烟霞宿鸟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戏贺何端明得子

庆门昨夜梦熊罴,晓得明珠照凤池。

却忆刘郎诗句好,海中仙果子生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