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念奴娇·吴门怀古》由清代诗人顾光旭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吴门的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充满了对历史的追思与感慨。
开篇“吴波荡桨,点春空海涌,山青云埽”,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吴地的壮丽景象,波浪轻拍,春空如洗,青山映衬着白云,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南春景跃然纸上。接着“残霸销馀湖水白,让与词人吟眺”两句,将历史的沧桑与文人的雅兴巧妙融合,湖水因历史的沉淀而显得格外清澈,为词人提供了绝佳的吟咏之地。
“市上箫声,池边剑影,鹿过眠芳草”三句,通过市井的箫声、池塘的剑影以及鹿在芳草间悠闲地休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历史韵味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古代吴地的繁华与宁静并存。
“馆娃烟冷,旧时明月来照”则将目光转向了历史中的著名景点——馆娃宫,月光洒在冷寂的烟雾之上,勾勒出一种凄美而又神秘的意境,让人不禁联想到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
“谁唱一曲栖乌,良深如此,又金壶催晓”四句,通过栖息的乌鸦的歌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感慨,同时“金壶催晓”暗示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最后,“范蠡舟中西子梦,梦落锦帆风峭”两句,借用了范蠡携西施泛舟的故事,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历史人物的命运与时代的变迁。
“名士无多,美人何处,啼得宫莺老”三句,则是对历史名士与佳人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要离冢畔,有人蓑笠垂钓”以要离墓旁的垂钓者作为收尾,既是对历史英雄的纪念,也寓意着在历史长河中,总有平凡的人在默默生活,延续着生命的脉络。
整首词通过对吴门历史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的深情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