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其一)次韵任世初送林商叟海道还闽中

际天云海无涯,径从一叶舟中渡。

天容海色,浪平风稳,何尝有飓。

鳞甲千山,笙镛群籁,了无遮护。

笑读君佳阕,追寻往事,须信道、忘来去。

闻说钓鲸公子,为才名、鹗书交举。

高怀澹泊,柏台兰省,留连莫住。

万里闽山,不从海道,寄声何处。

怅七年契阔,无因握手,与开怀语。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天空与大海相连无边,我乘一叶小舟穿越其间。
天色海景,波平风静,从未有过狂风巨浪。
千座山峦如鱼鳞甲,万籁笙镛奏响,无需任何遮蔽。
笑着阅读你的佳作,追忆过往,确信道路、忘记来去。
听说钓鲸公子,才华出众,名声鹊起。
胸怀高洁淡泊,官署之间流连,却不愿停留。
万里福建山川,不走海路,又能向何处传音?
遗憾七年分离,无缘握手畅谈,只能心中怀念。

注释

际天:连接天空。
云海:形容天空和海洋广阔无垠。
鳞甲:比喻山峦起伏。
笙镛:古代乐器,此处象征音乐。
契阔:离别或久别重逢。
握手:表示亲密的接触或交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海景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抒发了自己超脱世俗、追寻往事的情怀,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际天云海无涯,径从一叶舟中渡。" 这两句直接把读者带入一个广阔无垠的天海世界,诗人乘坐一只小船,在浩瀚如烟的海洋中航行,给人以自由自在之感。

紧接着,"天容海色,浪平风稳,何尝有飓。鳞甲千山,笙镛群籁,了无遮护。" 这几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波澜不惊、万象皆现的海景图。诗人通过对天空、海面以及海中生物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壮观的自然美。

"笑读君佳阕,追寻往事,须信道、忘来去。" 这里,诗人在读到朋友的书信后,不仅是对友情的一种肯定,更是对往昔岁月的一种怀念和追寻。"须信道、忘来去"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于世事变迁持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接下来的几句,"闻说钓鲸公子,为才名、鹗书交举。高怀澹泊,柏台兰省,留连莫住。" 诗人提到钓鲸公子的故事,可能是在借古喻今,表达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同时,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写,再次强调了诗人高洁脱俗的人生追求。

最后,"万里闽山,不从海道,寄声何处。怅七年契阔, 无因握手,与开怀语。" 诗人提到自己不走寻常海路,而是选择了一条通往福建的内陆之路。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由于时空隔绝无法相聚的无奈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怀念故人的一种高洁情操。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上巳日出郊,呈知宗安抚、张参、观文汪相二首

花径不曾扫,蓬户为君开。

元戎小队,清晓佳客与同来。

我为衰迟多病,且恁浇花艺药,随分葺池台。

多谢故人意,迂访白云隈。暮春月,修禊事,会兰斋。

一觞一咏,何愧当日畅幽怀。

况是茂林修竹,映带清流湍激,山色碧崔嵬。

勿复叹陈迹,且为醉金杯。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与李致远、似之、张柔直会饮

如意始身退,此事古难谐。

中年醉饮,多病闲去正当才。

长爱兰亭公子,弋钓溪山娱适,甘旨及朋侪。

衰疾卧江海,鸥鸟莫惊猜。酒初熟,招我友,共一杯。

碧天云卷,高挂明月照人怀。

我醉欲眠君去,醉醒君如有意,依旧抱琴来。

尚有一壶酒,当复为君开。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三)似之、申伯、叔阳皆作,再次前韵

物我本虚幻,世事若俳谐。

功名富贵,当得须是个般才。

幸有山林云水,造物端如有意,分付与吾侪。

寄语旧猿鹤,不用苦相猜。醉中适,一杯尽,复一杯。

坐间有客,超诣言笑可忘怀。

况是清风明月,如会幽人高意,千里自飞来。

共笑陶彭泽,空对菊花开。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和李似之横山对月

秋杪暑方退,清若玉壶冰。

高楼对月,天上宫殿不曾扃。

散下凄然风露,影照江山如昼,浑觉俗缘轻。

弋者欲何慕,鸿羽正冥冥。世间法,唯此事,最堪凭。

太虚心量,聊假梨枣制颓龄。

但使心安身健,静看草根泉际,吟蚓与飞萤。

一坐小千劫,无念契无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