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严嵩所作的《送司空秦公赴召(其二)》。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即将赴召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往昔相聚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友人未来仕途的期许。
首联“十年钟阜重游地,正喜从公柰别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钟阜重逢的喜悦,同时又因即将分别而感到一丝无奈和伤感。这里“钟阜”借指友人曾经驻足之地,暗含着深厚的情谊。
颔联“垂老再逢宣室召,祖筵犹唱渭城歌”,描述了友人虽已年迈,却再次受到朝廷的召唤,诗人以“宣室召”象征朝廷的重用,而“渭城歌”则借用了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典故,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祝福。
颈联“南宫昼接天颜近,西苑春祠水树多”,想象友人赴召后在宫廷中的情景,白天能接近皇帝,享受荣华,夜晚则在西苑春祠旁欣赏繁茂的树木,既展现了友人的荣耀,也寄托了诗人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尾联“周历五曹谁得似,圣朝勋业看嵯峨”,以周朝历史为喻,赞叹友人如同周朝的功臣一般,能够在圣朝建立显赫的功业,表达了对友人才能和未来的高度评价。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友人仕途的期许,语言典雅,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