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

檐收雨脚,云乍敛、依然又满长空。

纹蜡焰低,熏炉烬冷,寒衾拥尽重重。隔帘栊。

听撩乱、扑漉春虫。晓来见、玉楼珠殿,恍若在蟾宫。

长爱越水泛舟,蓝关立马,画图中。

怅望几多诗□,无句可形容。

谁与问、已经三白,忒是报年丰。

未应真个,情多老却天公。

形式: 词牌: 白雪

翻译

屋檐上的雨水刚刚停歇,云层忽然收拢,天空又恢复了广阔。
蜡烛的火焰低垂,香炉中的灰烬冷却,寒冷的被子一层层叠加。
隔着窗帘,听到窗外纷乱的春虫鸣叫。清晨醒来,看到如玉楼般华丽的宫殿,仿佛置身于月宫之中。
我总是怀念在越地泛舟和在蓝关驻足的时光,那些画面如同画卷一般。
心中充满感慨,许多诗意都无法表达。
无人询问,今年已下了三次雪,这似乎预示着丰收。
或许真的,情感太丰富,连老天爷也为之动容。

注释

檐:屋檐。
雨脚:雨滴。
敛:收敛。
寒衾:寒冷的被子。
帘栊:窗帘。
撩乱:纷乱。
扑漉:形容虫鸣声。
玉楼:华丽的宫殿。
蟾宫:月宫。
越水:越地的水。
蓝关:地名,可能指函谷关。
诗□:空白处可能缺失一个字,此处表示诗篇。
三白:下雪三次。
忒:过于。
报年丰:预示丰收。
情多:情感丰富。
老却:使……衰老。
天公:老天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或初冬的景象,天空中云收雨足,又重新布满长空。室内则是蜡烛燃烧不旺,炉火已冷,寒冷的被子重叠着。在这种环境中,听到了窗外春虫的叫声,仿佛穿越了帘幕,看到了早晨的玉楼珠殿,就像在月宫里一样。

诗人提到自己曾经在越水泛舟,在蓝关立马,这些美好时光如今只能画在图中回忆。诗人的情感丰富,但是在面对岁月流逝和青春不再时,却无从表达,只能怅望。三白(天、地、人)已尽,似乎是对年华的追问,而现实却未必给予满意的回答。诗中透露出一种对于时间流逝和青春易逝的无奈,以及面对自然界变迁时的情感困惑。

这是一首表达深秋思念与时光流转感慨的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收录诗词(173)

杨无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 字:无咎
  • 籍贯:自号逃禅老
  • 生卒年:1097~1171

相关古诗词

传言玉女(其二)王显之席上

料峭寒生,知是那番花信。算来都为,惜花人做恨。

看犹未足,早觉枝头吹尽。曲栏幽榭,乱红成阵。

酾酒花前,试停杯、与细问。褪香销粉,问东君怎忍。

韶华过半,谩赢得、几场春困。厌厌空自,为花愁损。

形式: 词牌: 传言玉女

传言玉女(其一)许永之以水仙、瑞香、黄香梅、幽兰同坐,名生四和,即席赋此

小院春长,整整绣帘低轴。异葩幽艳,满千瓶百斛。

珠钿翠佩,尘袜锦笼环簇。日烘风和,奈何芬馥。

凤髓龙津,觉从前、气味俗。夜阑人醉,引春葱兢□。

只愁飞去,暗与行云相逐。月娥好在,为歌新曲。

形式: 词牌: 传言玉女

多丽.中秋

晚风清,淡云卷尽轻罗。

看银蟾、初离海上,万里碧汉澄波。

碾云衢、玉轮缓驾,照山影、宝镜新磨。

光彻庭除,寒生绮席,无聊清兴助吟哦。

共宴赏、明宵天气,晴晦又知他。

无眠处,衣濡湛露,目断明河。

念年来、青云失志,举头羞见嫦娥。

且高歌、细敲檀板,拚痛饮、频倒金荷。

断约他年,重挥大手,桂枝须斫最高柯。

恁时节、清光比似,今夕更应多。

功名事,到头须在,休用忙呵。

形式: 词牌: 多丽

好事近.黄琼

花里爱姚黄,琼苑旧曾相识。

不道风流种在,又一枝倾国。

拟图遮断倚阑人,休教妄攀摘。

其奈老来情减,负十分春色。

形式: 词牌: 好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