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则通久病以诗问之

子固今能诗,恨其多病耳。

岂疑圣人徒,乃踵吾家美。

买药则无钱,受饥偏不死。

挥毫但苦吟,应即霍然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光文对友人曾则通久病后以诗问询的回应。诗中表达了对曾则通诗歌才华的认可,同时也对其多病的身体状况表示了关切与同情。

首句“子固今能诗”,直接点明了曾则通的诗歌才能,用“子固”这一尊称,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和欣赏。“恨其多病耳”则转折,表达了对曾则通健康状况的担忧,一个“恨”字,流露出深深的关切之情。

接下来,“岂疑圣人徒,乃踵吾家美”两句,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曾则通的诗歌才能与古代圣人的美德相提并论,进一步赞扬了曾则通的才华,并暗示他的诗歌如同家传之美,值得传承与发扬。

“买药则无钱,受饥偏不死”描绘了曾则通在物质生活上的困顿,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即使在饥饿中也能顽强生存,这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暗含了对生命力量的颂扬。

最后,“挥毫但苦吟,应即霍然矣”表达了对曾则通通过诗歌创作来治愈身心的期待。挥毫书写,苦吟诗句,被认为是一种精神的疗愈,能够帮助他摆脱病痛的困扰,恢复健康。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沈光文对曾则通诗歌才华的赞赏,更体现了对朋友健康状况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生命韧性的赞美。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巧妙地传达了丰富的情感与哲思。

收录诗词(106)

沈光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有感

所恨饿而不死,人情无怪其然。

久当困厄如鬼,日逐清虚若仙。

谓尔乘车可羡,嗟余弹铗堪怜。

从今只安时命,夫亦何敢怨天。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

己亥除夕

年年送穷穷愈留,今年不送穷且羞。

穷亦知羞穷自去,明朝恰与新年遇。

赠我椒樽属故交,频频推解为同胞。

客路相依十四载,明年此日知何在。

修门遥遥路难通,古来击楫更谁同。

也怜窭空嗟无告,犹欲坚持冰雪操。

爆竹声喧似故乡,繁华满目总堪伤。

起去看天天未晓,鸡声一唱残年了。

形式: 古风

柬曾则通借米

迩来乞食竟无处,饥即驱我亦不去。

甑中生尘兴索然,飧风吸露望青天。

穷途依人仍不足,自顾已忘荣与辱。

何当稚子困饿啼,绝不欲我作夷齐。

勉学鲁公书新帖,呼庚未免为臣妾。

嗟,嗟,苦节尤难在后头,一日不死中心忧。

形式: 古风

贷米于人无应者

同是穷途同作客,饱得烟霞煮得石。

但使清虚腹里存,诗瘦偏多新意格。

也知诗瘦恰随秋,高飞秋色入浯州。

苍狗浮云倏变幻,老我狂愚我自羞。

西山尚有中子在,周全应尽性天爱。

乃竟二饿千载垂,旅处寡亲益增忾。

我来避世如避秦,上下无交馈赠屯。

倘能屈曲为小贬,何妨白日竟骄人。

骄人者流世所敬,不辨笑邪反笑正。

大家势利正营营,谁向此中审究竟。

昨夜梦中谁赠云,醒时拾得似纷纷。

人间世事尚难料,如何天上获相分。

感此高谊思所报,木瓜何以投永好。

今日幼安固如何,却亦未曾除皂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