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的是元代诗人杨弘道对中国古代道教人物张真人的赞美。首句“张公披发下山来”,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张真人不顾个人形象,毅然下山救世的情景,展现了他的无私和担当。接下来的“欲为神州救旱灾”表达了他对人民疾苦的深深关怀,以及希望通过法力解除旱情的决心。
“感召上天垂雨露,指挥平地起风雷”两句运用了夸张和象征手法,表现张真人的神奇力量,他能感动天地,施展自然之力,显示出道教神仙的威能。诗人通过这些描绘,歌颂了张真人作为道教领袖的崇高地位和超凡能力。
“槁苗再发还堪刈,枯木重荣不假栽”进一步强调了张真人的神奇效果,连枯木都能恢复生机,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拯救和希望的赋予。最后一句“受诏即思归旧隐,琼楼玉殿绕崔嵬”则揭示了张真人虽然身负重任,但仍不忘回归自然、超脱尘世的道家追求,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和高尚品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道教神话为背景,赞扬了张真人的仁爱与法力,同时也融入了对道家思想的敬仰,是一首富有神秘色彩的颂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