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公安宰黄叔万鲁斋(其二)

试推学之功,但自好而始。

设令太聪明,视孝绪馀尔。

公安黄令君,少钝壮而锐。

不受青云吞,犹坐黄卷累。

开囊包物初,落笔洒胸次。

锋芒莫敢撄,古剑发新砺。

骎骎进未休,冉冉老将至。

以鲁揭其斋,盖是少时事。

云胡不辄更,无乃有所为。

新收汗马心,蚤作蛰雷计。

音容成老翁,情性复孩稚。

其友曾撙斋,适是参苗裔。

家学世相传,鲁者钝之谓。

生平事事迟,大抵与君似。

虽迟幸勿嫌,正以钝为利。

形式: 古风

翻译

尝试推究学问的成效,关键在于自己的喜好开始。
假设过于聪明,反而会忽视孝顺的行为。
公安的黄令君,年轻时愚钝,但随着成长变得敏锐。
他不追求官位显赫,宁愿沉浸在书籍中积累知识。
刚开始写作,他的思绪如泉水般涌出,胸有成竹。
他的才华无人能挡,就像一把新磨的剑锋芒毕露。
他不断进步,岁月匆匆,却未停止求知的脚步。
他曾以鲁钝为名开设书斋,这是他年轻时的事。
为何不改变这种状态?难道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他最近重新燃起求知的热情,早早就计划着像蛰伏的雷一样蓄势待发。
他的外貌和声音已显老态,但性格依旧孩子气。
他的朋友曾撙斋,恰好也是家学渊源深厚的一脉。
他们的家族世代传承,以鲁钝为家族特色。
他一生行事缓慢,大体上和你相似。
虽然他行动迟缓,但请不要嫌弃,这正是他的优势所在。

注释

学之功:学问的成效。
自好:自己的喜好,指对学习的热爱。
孝绪:孝顺的行为。
黄令君:某人的名字,公安黄令。
钝:愚钝,这里指性格或才智初期不显眼。
青云:高位,比喻官职。
黄卷:泛指书籍。
锋芒:才华、锐气。
骎骎:形容迅速前进。
冉冉:渐渐,形容时间流逝。
鲁:此处指鲁钝,不聪明。
揭:开设,设立。
蛰雷:比喻蓄积力量等待时机。
音容:声音和容貌。
孩稚:孩子般的天真烂漫。
曾撙斋:另一位人物的名字。
家学:家族世代相传的学问。
钝之谓:以鲁钝为特点。
大抵:大致,大体上。
正以钝为利:正因迟钝而成为他的优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的《题公安宰黄叔万鲁斋(其二)》。诗中,诗人通过对黄叔万的描绘,赞扬了他的学习态度和智慧品质。黄叔万虽然小时候反应较慢,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才智逐渐显现,读书深入,文章锋芒毕露。诗人提到黄叔万年轻时就以鲁钝为名,但这种钝实反而成为他学习的优势,使他在学术上不断进步。尽管年岁渐长,他依然保持着对学问的热情,如同早年的蛰伏,准备着雷霆一击。诗人也提到自己的相似之处,认为迟钝并非缺点,反而是成就事业的一种独特优势。

整首诗通过赞美黄叔万的学识与毅力,表达了对持之以恒、不急功近利的学习态度的推崇,以及对钝拙之美的欣赏。

收录诗词(896)

曾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王钦州子泽双清阁

马蹄车辙前门外,江声山色后堂背。

左手持盘右把杯,家人怪问翁何在。

小阁峥嵘负后堂,图书左右翁中央。

一尘不容犯眼界,万象无计逃诗囊。

蚤作从渠醉名利,夜卧从渠梦朝市。

一咏之馀更一觞,翁兮醉梦华胥氏。

形式: 古风

题冯行之双溪书房

雁峰之水蒸若湘,虎城之水贡若章。

双水朝宗气浩浩,诸生读书声琅琅。

葛溪支派小双水,冯君领会水之理。

东西决流二本非,左右逢原两端是。

开窗观澜参浴沂,涵泳无往非圣涯。

水哉水哉不尽意,归欤归欤有馀师。

形式: 古风

题叶英州清白亭

一元之气天得清,推为覆帱万物生。

四时之气秋得白,推为揫敛万物成。

清白为德盖如此,我公何独取于水。

水生于天落于秋,妙与万物为终始。

公家清白世所无,俸馀仅有数卷书。

归与宴坐故溪上,此心洞与溪水俱。

取譬于水公之迹,胸中公固有虚室。

清白一自虚中出,清至表表白画画。

上少能容下多嫉,更居以浊守以黑,始与造化相出入。

形式: 古风

题永丰吴尉当山亭

家居所至与山对,官居所至与山背。

眼中悔失真峥嵘,得其似者宜加爱。

尉仙三令奸胆寒,突兀数椽答清閒。

谁横荒垒檐以外,自觉幽趣山之间。

有一段清无点俗,当山也是清题目。

不道尉仙心更清,杖屦当车蔬当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