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十一首(其九)

文侯耽郑卫,一听一忘餐。

白雪燕姬舞,朱弦赵女弹。

淫声流不返,慆荡日无端。

献岁受朝时,鸣钟宴百官。

两床陈管磬,九奏殊未阑。

对此唯恐卧,更能整衣冠。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魏文侯沉溺于郑国和卫国的音乐,听一次就忘掉了一顿饭。
洁白的雪花中,燕姬翩翩起舞,红色的琴弦上,赵女轻弹曼妙之音。
淫靡的乐声无法回头,放纵的生活没有止境。
新年之际接受朝拜,钟声悠扬,宴请百官共庆。
两排乐器陈列,各种曲调轮番演奏,还未停歇。
面对这样的盛宴,我唯恐沉醉,更需整理衣冠保持清醒。

注释

文侯:魏文侯。
耽:沉溺。
郑卫:郑国和卫国的音乐。
一听一忘餐:听一次就忘掉一顿饭。
白雪:形容音乐纯洁。
燕姬:舞者名。
朱弦:红色的琴弦。
赵女:赵地的女子。
慆荡:放纵。
无端:没有止境。
献岁:新年。
受朝时:接受朝拜的时候。
鸣钟:敲钟。
宴百官:宴请官员。
管磬:古代乐器。
殊未阑:还未停止。
对此:面对这种情况。
恐卧:担心沉醉。
整衣冠:整理衣帽,保持庄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通过对音乐和舞蹈的生动描述,展现了当时豪华奢侈的生活状态。"文侯耽郑卫,一听一忘餐"表明宴席上的乐声美妙至极,以至于宾客们都忘记了时间和饮食。"白雪燕姬舞,朱弦赵女弹"则形象地描绘了舞者如同飘落的白雪一般轻盈,音乐家手中的朱弦(朱红色的琴弦)在演奏中流淌出美妙的旋律。

诗人通过"淫声流不返,慆荡日无端"表达了这种奢侈生活带来的感慨和忧虑。音乐如同潮水一般不断涌来,但却无法回避,而这一切也让人们对日子的消逝感到迷茫。

接下来的"献岁受朝时,鸣钟宴百官"展示了宴会的庄重与隆重,每到年终岁首之际,朝廷都会举行盛大的仪式,鸣钟为信号,聚集百官共同庆祝。"两床陈管磬,九奏殊未阑"则具体描绘了宴席上的乐队排列和演奏场景,显示出宴会的规模和音乐的层次。

最后,"对此唯恐卧,更能整衣冠"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奢侈生活的警醒态度。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愿意沉溺其中,反而更加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个人的节制与自律。

收录诗词(31)

李华(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十一首(其十)

蜀主相诸葛,功高名亦尊。

驱驰千万众,怒目瞰中原。

曹伯任公孙,国亡身不存。

社宫久芜没,白雁犹飞翻。

勿言君臣合,可以济黎元。

为蜀谅不易,如曹难复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咏史十一首(其十一)

沂水春可涉,泮宫映杨叶。

丽色异人间,珊珊摇佩环。

展禽恒独处,深巷生禾黍。

城上飞海云,城中暗春雨。

适来鸣佩者,复是谁家女。

泥沾珠缀履,雨湿翠毛簪。

电影开莲脸,雷声飞蕙心。

自言沂水曲,采萍兼采菉。

归径虽可寻,天阴光景促。

怜君贞且独,愿许君家宿。

徒劳惜衾枕,了不顾双蛾。

艳质诚可重,淫风如礼何。

周王惑褒姒,城阙成陂陁。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春游吟

初春遍芳甸,千里蔼盈瞩。

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绿。

所思杳何处,宛在吴江曲。

可怜不得共芳菲,日暮归来泪满衣。

形式: 乐府曲辞

寄赵七侍御

摇桨曙江流,江清山复重。

心惬赏未足,川迥失前峰。

淩滩出极浦,旷若天池通。

君阳青嵯峨,开拆混元中。

九潭鱼龙窟,仙成羽人宫。

阴奥潜鬼物,精光动烟空。

玄猿啼深茏,白鸟戏葱蒙。

飞湍鸣金石,激溜鼓雷风。

雨濯万木鲜,霞照千山浓。

草闲长馀绿,花静落幽红。

渚烟见晨钓,山月闻夜舂。

覆溪窈窕波,涵石淘溶溶。

丹丘忽聚散,素壁相奔冲。

白日破昏霭,灵山出其东。

势排昊苍上,气压吴越雄。

回头望云卿,此恨发吾衷。

昔日萧邵游,四人才成童。

属词慕孔门,入仕希上公。

纬卿陷非罪,折我昆吾锋。

茂挺独先觉,拔身渡京虹。

斯人谢明代,百代坠鹓鸿。

世故坠横流,与君哀路穷。

相顾无死节,蒙恩逐殊封。

天波洗其瑕,朱衣备朝容。

一别凡十年,岂期复相从。

馀生得携手,遗此两孱翁。

群迁失莺羽,后凋惜长松。

衰旅难重别,悽悽满心胸。

遇胜悲独游,贪奇怅孤逢。

禽尚彼何人,胡为束樊笼。

吾师度门教,投弁蹑遐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