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郑侠流民图

近时画手数吴伟,泰和郭诩差可拟。

良工位置着意深,何但烟云生笔底。

此图浅淡颇有工,描写人物间关里。

骨肉牵联老稚兼,衣裳褴缕面目紫。

云是郑侠流民图,彷佛啼号声满耳。

风回草树生昼阴,翠壁华堂容有此。

云间才子曹濮阳,胸藏丘壑心如水。

朅来射策光明宫,便欲饱煖同遐迩。

俸赀积月数不盈,擘画太半收书史。

时骑瘦马向长安,买得残缣大小李。

会心论格不论钱,袖来向我陈终始。

关同荆浩久己无,马远夏圭呼不起。

郭生自是清狂人,东抹西涂聊复尔。

太平有象鸡狗肥,世路无情乡井徙。

君不见治乱兴亡各一时,凭仗调和与燮理。

民瘼宁知千百端,君门空瞻一万里。

摩挲此图,展转不已。荆文相公,熙丰天子。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幅画作,出自吴伟之手,与泰和郭诩作品相媲美。画师用心之深,不仅在烟云缭绕的笔触中,更在细节处见功夫。画面浅淡而工致,描绘了流民间的悲苦与亲情。老幼之态,衣衫褴褛,面色紫黯,皆栩栩如生。

据传此图描绘的是郑侠所绘的流民情景,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啼哭之声。草木随风摇曳,日光昏暗,翠壁华堂之中,亦能见此凄凉景象。曹濮阳,这位才华横溢的才子,心中藏有山川之景,性情如水。他曾在光明宫射策,志在使天下百姓饱暖。然而,微薄的俸禄难以满足其收集书籍史册的欲望,只好骑瘦马赴长安,购得大小李的残卷。他以心会意,不计金钱,将所得画卷展示于我,讲述其始末。

可惜,关同、荆浩、马远、夏圭等大师已逝,郭诩虽为狂士,其画作却仅是随意涂抹。然而,这幅《郑侠流民图》却能反映出时代的变迁与世事的无情。治乱兴亡,各有时节,调和与治理显得尤为重要。民瘼之多,君主虽有万里之遥,却难以一一顾及。抚摸此图,思绪万千,不禁让人想起荆文相公与熙丰天子,他们或许能理解这幅画背后的意义。

收录诗词(1452)

陆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潭歌

青天一片月,堕影万丈潭。

上下本空同,水月自相涵。

月潭先生人中豪,家住东海之东皋。

心胸潇洒了不染,肯与世路冲风涛。

早年文史富笔砚,中岁节介何其高。

秘传别有郭氏诀,直欲万里空秋毫。

月潭子,真地仙。

寻山问水废白日,弹冠结绶还当年。

方今天子神且圣,虎拜鹄立金銮前。

愿将玉兔长生药,并献水底骊龙涎。

乾坤朗照湖海静,予欲秋江弄月圆。

形式: 古风

吕梁行

君不见吕梁之水天下奇,奔腾轰湱无停时。

飞冰走雪耀日色,龙吟鲸吼啼蛟螭。

恍如鳌足昨夜折,银河倒倾忙骤驰。

又如天鼓落下界,神丁六甲相追随。

舟人伏枕不敢睡,稚子未解惊满颐。

黄河源自星宿海,千里万里归天池。

济川以南数十水,汇同潨会来于斯。

蓄受既富发泄盛,俯视此理良无疑。

不信请看田道间,夜来春雨今朝泥。

形式: 古风

题文徵明画

笔下尘埃一点无,开图知是贺家湖。

秋风九月菰蒲岸,横着溪舟看浴凫。

阿明此艺称独步,前身妙绝元姓顾。

安得置之水晶宫,卧看云烟落毫素。

形式: 古风

七十歌

岁月流落何草草,古今七十世稀少。

我生二十五始仕,自计五十归须早。

馀年二十付閒适,等此三分少壮老。

迩来倏忽四十五,鬓发斑斑志灰槁。

况怀忧患在远途,惨淡冠裳雪皓皓。

人生苦非金石固,恒恐形神不自保。

悲欢昼夜正相半,此后信可知怀抱。

欲从今日巧相补,利路名场迹如扫。

五年纵复能几时,一寸光阴璧非宝。

虞翻骨相久己寒,子云晓事恨不蚤。

故园花柳虽未成,愿得强健晚亦好。

交战要难为达者,乘险那得窥大造。

试将此意一问天,长风南来万里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