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元夕次宋学士韵

帘幕轻寒著柳条,宫壶停漏夜迢迢。

虹桥列汉通鳌影,翠辇扶云落凤毛。

歌转莺春花作阵,步摇莲暖玉生娇。

绮罗留眼归来晚,斜月楼西转树腰。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秦淮河畔元宵节的繁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热闹交织的氛围。

首句“帘幕轻寒著柳条”,以轻寒的空气触碰柳条,营造出夜晚微凉的氛围,为整幅画面铺垫了基调。接着,“宫壶停漏夜迢迢”一句,通过停摆的宫壶滴漏,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悠长,夜晚的漫长,进一步渲染了静谧的夜晚。

“虹桥列汉通鳌影,翠辇扶云落凤毛”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虹桥比作横跨天际的桥梁,连接着人间与仙境,而翠辇则仿佛是云中降落的凤凰羽毛,象征着皇家的尊贵与神秘。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壮观的景象,也暗含了对元宵节盛大的庆祝活动的赞叹。

“歌转莺春花作阵,步摇莲暖玉生娇”则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莺啼声如春天的歌曲在空中回荡,花朵仿佛组成了阵列,与之呼应。步摇莲暖,玉生娇,生动地描绘了女子们在花灯照耀下的美丽与娇羞,展现了元宵节的欢乐与浪漫。

最后,“绮罗留眼归来晚,斜月楼西转树腰”两句,以绮罗形容女子的服饰华丽,暗示她们在享受节日的欢乐后,直到斜月西挂,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这一场景既体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欢乐,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节日的盛况与人们的欢愉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362)

刘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王待制省亲

九重承旨省庭闱,白舫青帘出御堤。

江树嫩寒萱草雪,驿程新霁杏花泥。

赐衣紫锦裁鸾尾,归橐黄金铸马蹄。

綵侍日长多宴暇,应寻禹穴旧游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侠气

中年侠气未全消,通籍金闺蹑紫霄。

龙尾趋班晨漏转,螭头簪笔晚香飘。

柳迷辇路迂璚佩,花压宫墙度綵箫。

报国自惭衰朽质,经秋归梦到渔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左掖早朝春雪呈王子充待制练伯尚左史

朦胧苑树紫云低,漏转宫壶晓色移。

冻合凤池银灿烂,光连鸳瓦玉参差。

黄封暖赐承恩近,綵笔寒凝侍讲迟。

绝爱上林春色早,璚花先发万年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九日韵寄朱见中(其二)

忆从天上宴黄花,乌帽秋欹鬓影斜。

宣赐宫壶香注蚁,醉簪綵笔墨涂鸦。

云连雉尾开金阙,日射鸾舆引翠华。

退食从容休沐早,短屏惊雨梦还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