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于东郊散步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享受自然之美的心境。开篇“闲看秋水心无事”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心无牵挂的情怀,接着“卧对寒松手自栽”则显示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生命力的赞美。
在“庐岳高僧留偈别,茅山道士寄书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与佛教、道教文化交流的氛围,以及他对友人的思念。这里的“留偈别”和“寄书来”都强调了情谊的传递。
“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则是写诗人观察到燕子知道秋分之日即将离去,而自己不畏风雨地欣赏菊花,这里有对生命短暂和珍惜光阴的感慨。
最后,“浅薄将何称献纳,临岐终日自迟回”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才华感到不足,对于如何能够有所贡献而感到困惑,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不急躁、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