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渡扬子江

少小慕宗悫,破浪喜乘风,今朝京口挂帆,高唱大江东。

一曲未曾终调,已过金焦如画,不觉拓心胸。

自古说天险,争战几英雄。人世事,如滚滚,浪流同。

禹门此去试跃,那便化真龙。

巨浸且浇块垒,明月秦淮河上,遍访旧花丛。

舷倚正高兴,何处响秋鸿。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渡扬子江》由清代诗人杨逢时所作,通过豪迈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乘风破浪、渡江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首句“少小慕宗悫,破浪喜乘风”,借用了古代名士宗悫的故事,表达了诗人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和追求,渴望在人生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接下来,“今朝京口挂帆,高唱大江东”则描绘了诗人今日在扬子江畔扬帆起航,高声歌唱着大江东去的豪情壮志。

“一曲未曾终调,已过金焦如画,不觉拓心胸”几句,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述了自己在航行中仿佛未完的歌曲就已经穿越了如画般的金焦山,这种体验让他的心胸更加开阔。接着,“自古说天险,争战几英雄”两句,诗人回顾历史,感慨自古以来的天险之地,见证了无数英雄的争斗与奋斗。

“人世事,如滚滚,浪流同”则将人世间的种种变迁比作滚滚的浪流,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禹门此去试跃,那便化真龙”一句,借用古代传说中的禹门跃龙门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能在人生道路上有所突破,实现自我超越。

最后,“巨浸且浇块垒,明月秦淮河上,遍访旧花丛”描绘了诗人畅游于广阔的江海之上,借明月照亮前行的道路,探访过去的美好回忆。而“舷倚正高兴,何处响秋鸿”则以倚靠船舷的轻松姿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同时又以远处秋鸿的鸣叫,暗示着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

整首词以豪放的风格,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理想和未来的热烈追求,以及面对人生挑战时的乐观态度和坚定信念。

收录诗词(3)

杨逢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秋雨

淅淅响空檐,怕湿重帘。挑残灯芯觉寒天。

窗内愁人窗外雨,一样恹恹。

心事任猜嫌,泪浥青衫。一天凉气晚风尖。

著个银蟾秋尚惨,况恁廉纤。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画堂春.题《合欢图》

谁拈红豆擅风骚。画阑风细声娇。

潇湘翠管紫檀槽。分付双乔。

试听塞鸿徐引,更看彩凤频挑。参差玉笋小樱桃。

一样魂消。

形式: 词牌: 画堂春

临江仙.州署东偏新辟小园成,春日偶题

丝雨愔愔飘未已,遥山半被云遮。

小园堪拟庾公家。数竿君子竹,一径美人花。

清昼垂帘无个事,茗炉闲试新茶。

眼前生趣足相夸。燕儿营厦屋,蜂使放朝衙。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高阳台.秋夜闻笛

晚照留红,寒烟弄碧,金飙吹满江城。

倦倚雕阑,谁家玉笛飞声。

梅花落尽人何处,更无愁、也唤愁生。

况凉州、别调新翻,越样凄清。

柯亭旧韵何堪问,剩关山月色,千里同明。

懊恨桓伊,催教绣阁心惊。

陌头杨柳萧疏甚,顿牵来、无数离情。

又长空、塞雁争飞,相和悲鸣。

形式: 词牌: 高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