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侠杂词(其五)

蜀琴初奏双鸳鸯,嶰竹和鸣双凤皇。

夜阑酒散不上马,紫荆月堕西家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翻译

蜀地的琴声首次弹奏出双只鸳鸯图案,嶰竹的旋律中凤凰相和鸣叫。
深夜酒宴结束,我仍未上马离开,只见紫荆花的影子落在西家的墙上。

注释

蜀:指四川地区。
琴:古代弦乐器。
鸳鸯:象征夫妻恩爱或美好伴侣。
嶰竹:古代的一种竹子,用于制作乐器。
凤皇: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夜阑:深夜。
酒散:酒宴结束。
不上马:没有立即上马离去。
紫荆:一种植物,夜晚会显得更暗。
西家:西边的邻居家。
墙:墙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蜀琴初奏双鸳鸯",以蜀地名琴起笔,暗示了音乐的高雅与地方特色,鸳鸯象征着和谐与爱情,增添了乐曲的温馨气氛。"嶰竹和鸣双凤皇"进一步描绘了竹笛声与琴声交织,如同凤凰齐鸣,显得华美而尊贵。

"夜阑酒散不上马",夜晚的宴饮结束,时间已晚,但诗人并未急于离去,而是选择在月色下停留,反映出他对此时此刻的留恋和享受。"紫荆月堕西家墙"则是以景结情,紫荆花在月光下落下,映照出西邻人家的院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音乐、月色和景物的描绘,展现出春夜宴饮后的闲适与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味,体现了元末明初杨维桢作品中常见的文人雅趣和淡泊心境。

收录诗词(926)

杨维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字:廉夫
  • 号:铁崖
  • 籍贯:铁笛道
  • 生卒年:1296—1370

相关古诗词

春侠杂词(其六)

石上叶生青凤尾,阶前花开黄鹄觜。

美人弄水百花池,水洒花枝双蝶起。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纸]韵

春侠杂词(其七)

宜男草生小院西,阶前锦石与人齐。

钱塘潮生当午信,丹鸡飞上上头啼。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齐]韵

春侠杂词(其八)

凤皇城外横门道,小妓军装金线袄。

春晖无赖苦撩人,自下雕鞍蹋芳草。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皓]韵

疏影.题陈同叔绿梅花下填词图

垂垂冻碧。对翠尊酒冷,香堕吟席。

石火光阴,花谢花开,何郎自恋江国。

看花白发人还在,懒谱入、东风瑶笛。

只绮窗、一树多情,伴得旧时词客。

坛坫今推祭酒,梦痕认画里,襟调清逸。

月淡黄昏,鹤瘦苔枯,我共心耽幽寂。

空山福分原非易,恨却污、春明尘色。

待那时、翠翼啁啾,更卜岁寒消息。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