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旨甘虽自足,未是禄荣亲。
尚逐趋时伴,多离有道人。
山居衣以草,生寄药随身。
不食长无疾,年知出十旬。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旨甘虽自足,未是禄荣亲"表明隐士虽然生活简单自给自足,但这并非是追求功名利禄的目标。"尚逐趋时伴,多离有道人"则透露了他仍然在意志上与那些遵循道德之人的步伐保持一致,即便是隐居山林,也不脱离对正道的追求。
"山居衣以草,生寄药随身"这两句描绘了隐士的生活方式,他的衣物可能是用草编织而成,与自然十分贴近;"生寄药随身"则显示他对生命和健康的关注,通过携带药材来维持身体健康。
最后两句"不食长无疾,年知出十旬"表达了隐士由于有节制的饮食,没有长期的疾病,且能够洞察岁月流转,每过十年便能感受到时光的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纯粹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不详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静里层层石,潺湲到鹤林。
流回出几洞,源远历千岑。
寒助空山月,清兼此夜心。
幽人听达曙,相和藓床吟。
朱槛满明月,美人歌落梅。
忽惊尘起处,疑是有风来。
一曲听初彻,几年愁暂开。
东南正云雨,不得见阳台。
缓步出居处,过原边雁行。
夕阳投草木,远水迎苍茫。
野寺同蟾宿,云溪斸药尝。
萧条霜景暮,极目尽堪伤。
性与才俱拙,名场迹甚微。
久居颜亦厚,独立事多非。
刻骨搜新句,无人悯白衣。
明时自堪恋,不是不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