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性与才俱拙,名场迹甚微。
久居颜亦厚,独立事多非。
刻骨搜新句,无人悯白衣。
明时自堪恋,不是不知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自谦与困顿,同时也流露出对知音的渴望和对时机的把握。首句"性与才俱拙,名场迹甚微"显示出诗人对于自身才能的不自信,以及自己在文坛上的影响力微弱。接下来的"久居颜亦厚,独立事多非"则表达了诗人长期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面对着许多不公平的事实。
中间两句"刻骨搜新句,无人悯白衣"写出了诗人在创作上的辛勤与孤独。"刻骨搜新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为了寻求新的思想和语言而付出的极大努力,而"无人悯白衣"则是对这种努力没有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同情的感慨。
最后两句"明时自堪恋,不是不知机"似乎是在说,尽管如此,诗人才不会轻易放弃,因为他们对于时机的判断并非不明智。这里的"明时"指的是明白时机,而"自堪恋"则表达了一种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坚守,同时也透露出对外界理解与认可的渴望。
不详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白云居创毕,诏入凤池年。
林长双峰树,潭分并寺泉。
石溪盘鹤外,岳室闭猿前。
柱史题诗后,松前更肃然。
得性见微公,何曾执著空。
修心将佛并,吐论与儒通。
晓漱松杉下,宵禅雪月中。
他生有缘会,君子亦应同。
只应芸阁吏,知我僻兼愚。
吟兴忘饥冻,生涯任有无。
惨云埋远岫,阴吹吼寒株。
忽起围炉思,招携酒满壶。
清风枝叶上,山鸟已栖来。
根别古沟岸,影生秋观苔。
遍思诸草木,惟此出尘埃。
恨为移君晚,空庭更拟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