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过飞来寺,今朝始一登。
恍疑山是客,顿悟我曾僧。
钟响出幽壑,猿声啼古藤。
本无来与去,明日问南能。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丘浚所作,题为《过峡山飞来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再次造访飞来寺时的独特感受。
首句“三过飞来寺,今朝始一登”点明了诗人多次经过此地,但今日才首次登临,流露出一种久闻未见的期待感。接着,“恍疑山是客,顿悟我曾僧”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诗人仿佛在山中看到了自己的过去,恍如自己曾经是僧人一般,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深刻反思和对自我身份的重新认识。
“钟响出幽壑,猿声啼古藤”描绘了飞来寺周围宁静而神秘的自然景象,钟声从深谷中传出,猿猴在古老的藤蔓间啼叫,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宁静。
最后,“本无来与去,明日问南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暗示着无论来与去,都是自然的循环,明日或许会向高僧南能寻求更深层次的解答。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引人深思。
不详
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玉峰、,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海南双壁”
茫茫黄出塞,漠漠白铺汀。
鸟去风平篆,潮回日射星。
筑堤连相府,度碛到龙庭。
闻道西河里,漂流不暂停。
晓日都门道,西风酒一卮。
几年悲玉后,万里赐环时。
古水前朝寺,残花后土祠。
淮南风景好,归去莫教迟。
晓日都门道,春风酒一杯。
为怜君独去,却忆我同来。
杨柳春堪折,芙蓉秋始开。
临岐凝望邈,目断越王台。
南人不识重,况此北风吹。
桑梓久违后,弟兄相见时。
归云孤度影,老树短垂枝。
一别又万里,重来未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