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苦热》,是清代诗人刘绎所作。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酷热之感,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炎热天气的深切感受。
首联“语虫难与夏冰通,首鼠真将昼伏同”,以“语虫”(即蝉)难以与冰冷的夏冰相通,以及“首鼠”(指犹豫不定)如同在白天选择隐匿,形象地表现了夏日的酷热,使得生物难以忍受,仿佛连蝉鸣都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而动物也选择了避暑的方式。
颔联“见月犹愁何况日,望云未得并无风”,进一步深化了夏日的炎热。即使在夜晚,月亮之下,诗人仍然感到忧虑,更不用说白日的炙烤;即便仰望天空,希望能找到一丝凉爽的云彩,但最终发现没有风,炎热依旧如影随形。
颈联“自甘室暗笼纱黑,尚恐邻光隔纸红”,则从室内环境的角度,描绘了诗人为了躲避酷热,选择在昏暗的室内,甚至用纱帘遮挡光线,但仍担心邻居家的灯光透过纸窗,带来一丝不悦的暖意。
尾联“听否桔槔声不断,夜阑流火正当空”,以桔槔(汲水工具)的声音持续不断,象征着劳作的艰辛和时间的流逝,即使到了夜晚,酷热依然存在,仿佛“流火”(形容夏季的炎热)正当空,无法消散。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深刻地描绘了夏日酷热给人们带来的不适和困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敏锐的感受力和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