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起元所作的《渡江宿孔垄题壁》。诗中以渡江为背景,表达了对忠诚与责任的深刻思考。
首句“孔道通南北”,点明了渡江的路径,象征着沟通与连接的意义。接着,“频过岂利名”一句,表明了诗人渡江并非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或名声,而是出于某种更为高尚的目的。
“君亲千古重,夷险一身轻”两句,强调了对君主和亲人的忠诚是永恒重要的,而面对艰难险阻时,个人的安危则显得微不足道。这种舍身取义的精神,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
“浪破浔阳阔,车驱楚甸平”描绘了渡江途中景象,波涛汹涌的江面与平坦的楚地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坚定与平和。
最后,“愿言赋归日,无愧柳条青”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归家之日的期待,希望那时能够无愧于心,如同春风中的柳条一样生机勃勃,充满希望与活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忠诚、责任与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