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冬日登冶父山访星师

寒谷回春律已吹,幽寻容与入山时。

僧闲客至鸟先报,壑静风生竹预知。

龙树法中参定慧,虎溪桥畔识津涯。

拈花一笑忘言后,南渡重来又是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友人一同登临冶父山,拜访星师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的融合。

首联“寒谷回春律已吹,幽寻容与入山时”,开篇即以“寒谷”点明时节,以“回春律”暗示生机即将复苏,引出“幽寻”二字,透露出探访的神秘与宁静氛围。诗人与友人悠然步入山林,享受这份与世隔绝的宁静。

颔联“僧闲客至鸟先报,壑静风生竹预知”,进一步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象。鸟儿在僧人到来前便已鸣叫,仿佛是大自然的使者;而山谷的寂静中,微风吹动竹叶,似乎也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访客。这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山林间的和谐与生机。

颈联“龙树法中参定慧,虎溪桥畔识津涯”,转而提及佛教文化。龙树法代表深奥的佛法,诗人与友人在探讨佛法的同时,也像是在寻找心灵的归宿。虎溪桥则象征着友谊与智慧的交汇之处,两人在此相遇,不仅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也找到了心灵的共鸣。

尾联“拈花一笑忘言后,南渡重来又是谁”,以禅宗故事“拈花微笑”为喻,表达了一种超越言语的深刻理解与默契。在经历了这次山中之行后,两人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仿佛达到了某种超脱的状态。然而,这种体验是否能长久保持,又会在何时何地再次相遇,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山林的静谧之美,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层次的连接与交流,充满了哲理与禅意,是一首富有意境的佳作。

收录诗词(1)

方无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即事

漳海风清诏语闻,谁教轻入虎狼群。

后师表继前师表,生祭文催死祭文。

绝食已传过八日,剖心容易谢三军。

钟陵南向青青草,欲卜山为丞相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白帝子歌

四维茫茫渺难极,载方舟兮沿水入。

神女璇宫当夜织,倚瑟鸣弦声清冽。

知音娱乐恣欢翕,游放沧湄何所息。

形式: 古风

旅夜

客舍已凄苦,况闻风雨声。

一杯消永夜,孤烛坐深更。

饥鼠分行出,寒鸡失次鸣。

此时心眼静,历历悟浮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酒家壁

闻我来何数,非关引兴豪。

风尘燕市里,或恐有荆高。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