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宁州谣三首(其二)

袁君袁君诚儿嬉,东山之下筑城池。

掘人冢石叠墙堑,占民田土开营基。

欲谋于此胚汉业,井蛙尊大情何痴。

役民荷锸任犁穴,无骸不露堪欷歔。

前人尽辞长夜室,天阴露冷凉啾悲。

山中独存袁氏墓,若堂之封何巍巍。

又见若坊若夏屋,芙蓉筑城芳飞飞。

无归之鬼欲托处,游目一见动所思。

鬼灵相率语其下,主人肃入安便宜。

众鬼夜深苦啼哭,主人慰勉甘其辞。

惟桑与梓焉有旧,颠危自合相扶持。

儿孙祭扫同尔享,佳城爽垲同尔归。

且叙平生受苦语,又奚深夜啼悲为。

众鬼致词恤久远,天地循环何所期。

城池恐为他人得,他人又嫌墙堑卑。

发号令民更增筑,吾家已破墙无基。

恐人掘石及君墓,嗟余与君俱无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无名氏创作的《福宁州谣三首(其二)》以民间谣曲的形式,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底层人民的生活苦难和对权力者的讽刺。诗歌通过描述袁君在东山之下筑城池,挖掘坟墓、侵占农田的行为,揭示了封建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私欲而不惜牺牲民众利益的事实。

“袁君袁君诚儿嬉”,开篇即以戏谑的口吻讽刺袁君的荒唐行为,将他视为一个无知的孩童,将严肃的政治活动轻描淡写为儿戏,体现了对权力滥用的批判。

“掘人冢石叠墙堑,占民田土开营基”描绘了袁君的贪婪行径,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还侵犯了百姓的权益,将坟墓的石头用于筑墙,侵占农田作为营地,展现了封建统治者不顾民生的残酷现实。

“欲谋于此胚汉业,井蛙尊大情何痴”进一步讽刺了袁君的愚昧和野心,将其比作井底之蛙,盲目追求所谓的“汉业”,却不知自己的行为是多么可笑和愚蠢。

“役民荷锸任犁穴,无骸不露堪欷歔”揭露了筑城过程中对民众的残酷压榨,无数人的尸骨暴露于野,表达了对这种暴政的深切同情和哀叹。

“前人尽辞长夜室,天阴露冷凉啾悲”通过描写死者在阴冷的夜晚发出的悲鸣,表现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和对不公命运的无奈。

“山中独存袁氏墓,若堂之封何巍巍。又见若坊若夏屋,芙蓉筑城芳飞飞”对比袁君的豪华墓地与百姓的苦难生活,突出了权力与财富的不平等,以及对袁君奢侈生活的讽刺。

“无归之鬼欲托处,游目一见动所思”表达了对亡魂无处安息的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思考。

“鬼灵相率语其下,主人肃入安便宜”描绘了鬼魂与袁君的对话,暗示了死后世界对生前行为的审判,以及对袁君的讽刺。

“惟桑与梓焉有旧,颠危自合相扶持。儿孙祭扫同尔享,佳城爽垲同尔归”表达了对传统道德的尊重,强调家族间的互助与共存,以及对死后安宁的向往。

“且叙平生受苦语,又奚深夜啼悲为”则反思了生前的苦难与死亡的必然性,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面对不可避免的命运。

“众鬼致词恤久远,天地循环何所期。城池恐为他人得,他人又嫌墙堑卑。发号令民更增筑,吾家已破墙无基。恐人掘石及君墓,嗟余与君俱无依”最后部分通过众鬼的对话,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对权力更迭的恐惧,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体现了对社会变迁的敏感洞察。

整首诗歌以民间谣曲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元代社会的某些侧面,通过对权力者行为的讽刺和对底层人民苦难的同情,传达了对社会公正和人性关怀的呼唤。

收录诗词(360)

无名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福宁州谣三首(其三)

山巍巍兮无麦原,白面细粉常盈盆。

林森森兮无桑柘,锦绣绫罗色相亚。

出门见岭不见江,案前罗列皆鲈鲂。

儿童吼鬨南山下,剩逐牛羊与驴马。

山妻嘻笑临堂前,满头珠翠垂翩翩。

自言获功始三载,胜如仕宦数十年。

但愿魁寇未殄灭,与我增财广置山间田。

形式: 古风

安乡谣

罗长卿,罗长卿,朝朝打鼓捷蛮兵。

一朝打发蛮兵去,千门万户乐太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嘲许敬仁

祭酒许敬仁,入门鞑靼唤。

出门传圣旨,口口称先人。

形式: 古风

绩溪歌

前有苏黄门,后有叶令君。

形式: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