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昭君出塞图(其二)》由明代诗人佘五娘所作,通过对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昭君命运的深切同情与对和亲政策的复杂情感。
首句“八月霜风动虏尘”,以八月的寒风为背景,渲染出边塞的肃杀气氛,同时暗示了战争的威胁。霜风不仅触动了敌人的尘土,也触动了读者的心弦,预示着紧张的局势即将展开。
次句“玉门关外阵云屯”,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景象。玉门关作为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关口,此时被浓密的战云笼罩,预示着一场大战即将爆发。这里不仅展现了战争的规模宏大,也暗含了对和平的渴望。
第三句“汉家空有兵千骑”,转折点出现,揭示了汉朝在面对战争时的无奈与无力感。尽管拥有强大的军队,却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这反映了历史中强权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冲突。
最后一句“不及蛾眉祇一人”,将笔触转向了昭君,强调了她的个人命运对于国家决策的影响。这句话意在表达,一个柔弱女子的决定,竟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国家的命运,突显了昭君在历史中的独特地位和深远影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以及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微妙关系。佘五娘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视角,赋予了昭君这一历史人物以更加丰富的情感色彩,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对历史人物深刻同情与反思的艺术作品。